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王國海)城市,因人而聚,因經濟而發展,也因文化而不斷豐富。如果把時尚看作一座城市引領潮流和吐故納新的能力,那麼中國時尚之城的角逐,其實是各城市文化實力的比拚。
10月20日,在寧波時尚節上,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浙紡服職院”)寧波時尚經濟研究所發布了《2023中國城市時尚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由該校教師張芝萍、黃瀟、翁一寧、卓詩琪主編。這是第8本出版的報告。
“長期以來,中國的城市版圖從來都是行政版圖、經濟版圖,很少有時尚版圖。現在我們更倡導用時尚的眼光看城市。”張芝萍說。時尚在公眾眼中時而是遙不可及的,時而是觸手可及卻又無從把握的,一直以來前人們對時尚的研究主要都是依靠理論和研究者的經驗感知,尚缺乏對時尚的直觀量化評價與科學判定。
據了解,該校寧波時尚經濟研究所課題組在前期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2015年起從事“城市時尚指數”的專項課題研究,城市時尚指數融合了城市與時尚兩大主題,不僅是時尚研究的重點領域,更是衡量和評價中國城市時尚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尺。課題組創新性地將時尚的不可捉摸化為清晰的量化數據,在定量分析的基礎上解析城市時尚的內在密碼,旨在探索影響城市時尚的關鍵驅動因子,分析提煉時尚指數水平較高城市的經驗與做法,為中國城市時尚化發展提供積極而有意義的決策參考。
在以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為特點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背景下,隨著國際力量對比的深刻調整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構,中國城市在綜合水平、競爭力和影響力等方麵的提升機遇和挑戰並存。城市時尚建設已成為中國城市追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有利於打造城市名片。
該報告結合了七年來城市時尚指數研究的成果,以城市時尚指數評價分析模型為導向,以2022年時尚指數報告中國內20個城市作為研究基礎,涉及100個樣本數據,包含2100項細化指標數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20個城市2017-2021年的城市時尚指數進行綜合評價,形成係統性的評價結果。同時,報告在此基礎上深入比較分析了城市間時尚指數水平差異和年度特征,並逐一剖析了7個分項指數——時尚產業指數、時尚消費指數、時尚品牌指數、時尚人才指數、時尚文化指數、城市基礎條件指數、城市時尚引力指數的內在信息,為國內城市的時尚化發展提供及時有效的決策建議和紮實可靠的智力支撐。
(責任編輯 吳文建 趙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