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市財政局深入研究探索全麵依法治國與全麵從嚴治黨“雙輪驅動”的工作特點及要求,堅持以黨的建設引領法治建設、以法治精神助推黨的建設,既使來自黨建工作的源頭活水持續澆灌了絢麗盛開的“法治之花”,又使法治思維、法治素養成為了激活和規範黨建工作的新引擎、新動能。
一、聚焦主題舉旗子,以抓黨建鑄牢法治財政之魂。北京市財政局黨組深入研究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扛起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政治責任,堅持把學深悟透習近平法治思想擺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的突出位置。該局法治機構負責人先後在局長辦公會會前學法、全局新錄用人員集中培訓這兩個班次上專題宣講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清學大學數據治理研究中心等單位舉辦的知識賦能法治建設論壇上介紹了該局以“11個起來”的舉措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經驗做法,《中國財經報》《中國財政》《法治政府建設》分別以“北京財政:學思踐悟 賦能財政法治建設”“用習近平法治思想引路領航 為財政法治建設賦能添力”等為題作了報道。法治機構還深入挖掘、大力宣揚本局法治工作骨幹帶頭學習和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先進事跡,法製處一級主任科員、法學博士蔣貴榮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評為全國普法工作先進個人,法製處三級調研員王文華被北京市委全麵依法治市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評為北京市普法工作先進個人。
二、聚焦主線紮根子,以抓黨建夯實法治財政之基。北京市財政局圍繞抓好黨史學習教育這個主線,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黨的十九屆五中和六中全會精神、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等內容相互貫通、融為一體,讓偉大建黨精神與弘揚法治精神同頻共振,實現了以政治信仰奠定法治信仰之基、以政治定力把穩法治建設之舵。該局法治機構堅持學與做的結合、知與行的統一,在“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中推出了聚焦和服務於“市場剛需、基層急需、機關內需、隊伍特需”的法治工作係列舉措,財政執法研究骨幹陳誌強、財政立法研究骨幹邢文正等法律專業骨幹踴躍在本局新設的兩個“法治服務角”為財政人員及行政管理相對人提供法律服務,“運用‘法、文、策、案’為群眾辦實事”的做法被市直機關工委在“北京機關黨建”微信公眾號率先發布,“北京財政麵向群眾辦實事凸顯法治力量”的做法被財政部門戶網站及服務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網絡平台、全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網站、中國政府采購招標網、新浪網、澎湃新聞網、東方財富網、川觀新聞網等10多家媒體推介或轉載,“著眼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積極健全公平競爭審查製度”的做法連續在《法治藍皮書》《財政部“放管服”改革工作簡報》《中國財經報》《中國財政》《中國價格監管與反壟斷》《新理財》等10多家書刊、報紙公開發表,法製處副處長金竹還被特聘為北京市公平競爭審查服務專家。
三、聚焦主業挑擔子,以抓黨建激發法治財政之力。北京市財政局著眼於為首都慶祝建黨100周年活動及籌辦冬奧會、冬殘奧會營造良好法治環境,依法穩慎處置了涉及經濟、金融等領域的近900件行政複議案件、500多件行政訴訟案件,打造了由法製處副處長屈麗敏領銜擔綱的“應訴工作硬核團隊”;著眼於為首都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平、推進“兩區”“三平台”建設、保障“七有”“五性”民生需求等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推出了“法製處統籌、業務處主辦、辦公室督查、預算處把控”等促進“財”與“法”、“錢”與“事”有機結合的立法任務研辦新機製;著眼於為統籌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等工作打通末端法治神經,在組織法治工作力量下沉一線中推出了“社區報到當五員”工作法,即:當好攜帶“小本子”進社區的“法治研究員”,當好打開“話匣子”進社區的“法治宣講員”,當好亮出“硬底子”進社區的“法治輔導員”,當好揮灑“汗珠子”進社區的“法治戰鬥員”,當好善用“柔性子”進社區的“法治調解員”。
四、聚焦主體打底子,以抓黨建點燃法治財政之炬。北京市財政局結合黨支部換屆選舉,讓政治素質與法治素質“雙過硬”的年輕幹部進班子、挑大梁,為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注入了法治基因、法治動能。該局法治機構注重以法治所要求的程序意識、依據意識、證據意識、時限意識去提高黨支部“三會一課”質量,黨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開出了體現“事實支撐+思想交鋒”的較真勁兒和法治味兒,結合走訪法院、出庭應訴、旁聽庭審、案例剖析等開辟了法紀警示教育新途徑,與財政部條法司、財政部機關黨委、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市司法局以及豐台、大興、房山、順義四個區財政局舉行了5個不同主題的黨日活動,在“法治人講述入黨故事”“法治人講授微型黨課”活動中推出的優質講稿,獲得了全國財政係統慶祝建黨100周年征文二等獎,並入選了《共產黨員》雜誌、紅旗出版社編纂的全國“回望初心”百個入黨故事。
五、聚焦主責闖路子,以抓黨建破解法治財政之困。北京市財政局注重讓紙上、牆上的全麵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走到肩上、心上,做到法治工作推進到哪裏,黨員身份就亮到哪裏、黨建責任就落到哪裏。注重把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製與突破財政法治宣傳足不出戶的囚籠困境結合起來,2021年在財經、法治、黨建這三類媒體刊發法治工作經驗報道100多篇次,內容涉及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憲法精神、打造政府管財理財“法治硬核”、依法推進財政“放管服”改革、財政法治建設突破“三難”、以“七加七解”突破法治建設難題、以公平競爭審查優化營商環境、財政法治宣傳突出“唱念做打”、依法行政考核突出“加減乘除”、以“法治體檢”助力財政改革發展、推動“八五”普法紮實開局起步、著力研探行政複議群體性案件、打開實施《行政處罰法》的五個問號、讓法律顧問製度入正軌顯良效、依法行政與依法理財融合發展、以“法治重頭戲”打好“法治收官戰”等法治工作的各個方麵,財政部條法司還協調《中國財政》雜誌以連發四期的方式刊登了北京市財政局以黨的建設引領法治建設等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