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來的財務總監把之前的財務流程大改了一番,順便上線了一批新的財務軟件,要我們財務部的人下班之後都得留下來接受培訓和學習,為期一周。
一周之後又一周,我離職了。
準確地說,我被炒魷魚了。
從業7年,怎麼樣也能稱得上半個“老會計”,被炒魷魚實在不是一件光彩的事。直到現在,財務總監的那句話還言猶在耳:
“你覺得你和我們新上線的軟件比,誰的效率更高?他隻需要一個小時,而你用了7年......”
哦,是嫌我老了。
呸,是嫌我慢了。
行吧,人生第一次遭遇來自老板的“七年之癢”之炒魷魚,沒點職場領悟實在說不過去。一個7年老會計,就在這裏嘮幾句。
1、穩定=慢性自殺
其實人人都知道社會正在經曆高速發展和變革,但這並不能阻止很多人內心深處對於一份“穩定工作”的向往。
然而,穩定其實就是最大的“不穩定”。
這話聽著拗口,實際上道理很明白,就是那個“溫水煮青蛙”的悲劇故事。在舒適區待久了,人就喪失了進取心和鬥誌力,等待他們的結局自然不會好到哪裏去。
曾幾何時,會計也是這樣一份眾人口中的“穩定工作”——你看啊,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企業都需要會計,走到哪裏都丟不了飯碗。
然而,現狀是——
不正規的公司,會計是老板的老婆或者老母;
正規的公司,一個會計負責一塊內容,犁好自己的一畝三分田就萬事大吉。
對於這些基礎的核算會計來說,隻要做好賬就行了,所謂的『穩定』不過就是一成不變地混日子,根本沒有高強度的職業競爭,自然也就沒有具備競爭力的薪資。
一切都是惡性循環。
說實話,我們向往安穩的心態自然無可厚非,隻是時代的巨變推著你不得不往前走,哪怕停滯不前,也都是一種後退的表現。
雖然我不想“賣老”,也不認為自己老了,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年輕人的時代。有時候我經常懷疑,老一輩那些所謂“過來人的經驗”在今時今日都是失效的。
這個社會喜歡新鮮的血液,他們年輕、熱血、有激情、有精力、接受能力強、有創新創造力。而你的多年經驗,倘若沒有再上一個階段的話,他們僅用一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就能承襲那些『經驗』。
也正因為如此,無論是國家層麵還是行業內部,一直都在呼籲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不僅是為了適應行業的變革,也是在給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添磚加瓦。
真正的穩定,是你具有意識到變革的前瞻意識,超前的學習意識,麵臨改變時無畏無懼,隨時配妥劍直麵任何挑戰。

2、選擇有時候比努力重要
從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取消到新會計法的約束加強,從金稅三期到五證合一,從實名製辦稅認證到國地稅聯合稽查,從財務機器人到會計信用體係,從個稅改革到管理會計轉型,營改增後續......
種種變化都在向我們展示變革的方向——未來,要想不被這個行業淘汰,從核算會計向管理會計過渡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你要努力讓自己往管理會計的方向轉型。而不是繼續深耕如何配平報表、做賬的技巧等等基礎核算技能。作為一名已經工作幾年的會計,如果你連這些基礎技能都沒有掌握好的話,那麼你被淘汰也是遲早的事情。
因此,這裏我們說的就是人生很大的一個命題——選擇。
很多事實都在證明,有時候,選擇甚至比努力本身更重要。如果從一開始就選錯了方向,那麼付出再多努力也隻是感動了自己。
而如今,會計行業的發展趨勢已經非常明朗。高頓CMA研究中心的Chris老師解釋道,專業的財會人員應該“從業務中來,到業務中去”,也就是說,企業未來對於財務人員的要求是:不僅要精通財報,還要精通業務。
優秀的財務人除了要保證報表數據的精準以外,還要對數字有一定的敏感度,看透數字背後的經營模式和盈虧狀況,為企業創造更多具體的價值。
確定方向之後,你要做的自然就是付出相應的努力了。當國家大力倡導管理型會計人才的時候,近年來學習CMA的考生人數也一直呈現上升態勢。這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財務人已經意識到自身工作的薄弱之處,並欲以先進的管理會計知識體係來拓寬自己的眼界和思維。
3、無法磨合的工作,不必強求
從本質上來說,工作和婚姻關係很相似——同樣是一紙契約捆綁一種關係。
婚姻需要日常不斷的磨合,其實工作也是。
都說現在的90後年輕職場人任性得很,一言不合就跟老板辭職了。說實話,有時候挺羨慕年輕人的這種果敢的。
反而是我們這些“不上不下”的人,已經習慣性對著領導和老板唯唯諾諾,心裏想過一百次“老子明天就辭職不幹了”,但第二天還是戰戰兢兢地把報表拿去給領導簽字......
當然,這麼說不是鼓勵年輕人辭職,隻是說假如你在某個崗位上,發現公司給予的資源與你未來的發展並不匹配,或者管理層喜歡“畫餅”,節奏拖遝,想法與趨勢相悖......這種時候,離開或許才是更好的選擇。
尤其是年輕人,那個“一輩子就做一份工作”的年代早已過去,新興人類完全可以多方位發展,比如你從事會計工作,你也可以多接觸一些稅務、法律、審計的知識,對你的職業發展並無壞處。
當然,一年換12份工作那種,還是別了吧......
4、轉行不是兒戲
對於年輕人來說,跳槽不是新鮮事,轉行自然也不是。
隻是,假如要轉行,最好還是要考慮清楚,畢竟這不比跳槽,你可能要麵臨一個“從頭開始”的場麵。
就拿會計人來說,假設你要轉行,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①一定要轉行嗎?到了非轉行不可的地步了嗎?沒有別的選擇了嗎?
②換的行業有壁壘嗎?和我現有的知識和經驗是不是全然無關?有哪些知識需要重新補起?是否願意付出努力?
③需要多少時間才能融入新的行業?未來的走向將是怎樣的?會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嗎?
轉行不是你想轉,想轉就能轉,除非你在這個行業展現出異於常人的天賦,否則還是應該結合自身的特長、興趣以及經驗,來選擇想要更換的行業。
有一點,不管做什麼決定,都要果敢堅決,猶豫不決搖擺不定是最忌諱的。
我們可以預見,未來會計人的路必然不太好走,也正因此,我們要時刻保持“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用盡全力讓自己羽翼豐滿,不求成為領路者,也絕不能落後於人。否則,下一個收到“辭退書”的人,就是你。
▎本文作者:Stella,高頓財經簽約作者。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分享,轉載必須注明來源高頓、侵權必究、不得隨意更改和刪減。
文章來源:高頓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