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有沒有同學去泰國旅行,我高薪請你幫我帶點土特產回來!”、“你能想象,這張郵票就是毒品嗎”……在6月26日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寧波財經學院國際經濟貿易學院與海曙區高橋鎮禁毒辦共同舉辦的“健康人生 綠色無毒”全民禁毒宣傳活動,成了大學生們的“打卡熱點”,不僅活動攤位前人潮湧動,不少同學還在朋友圈曬出了自己的答題卡,寫下了禁毒防毒心得感悟。
“本次禁毒宣講不僅請來了寧波市海曙區高橋鎮禁毒辦的相關專家與同學們麵對麵進行知識講解和情景模擬,更有高橋鎮司法所、高橋派出所以及海曙檢察院的幹警和檢察官,向同學們現身說‘法’,給同學們帶來了沉浸式的禁毒普法體驗。”該活動負責老師邵將介紹,除了宣講形式生動有趣,高仿真的毒品樣本、吸毒器具也讓大學生們大開“眼”界。
“我這有兩杯冰冰涼涼的奶茶,大家誰要喝呀?”“學習壓力是不是很大,我這有治療焦慮的進口特效藥可以試吃”……現場由禁毒辦工作人員假扮的犯罪分子正在“推銷”新型毒品。
“這不就是電視劇《狂飆》中孟鈺原本想給安欣喝的奶茶嘛,原來真有這種東西!”“這樣的毒品防不勝防,我們平時如何才能辨別?”“發現這些可疑毒品又該怎麼辦?”……而麵對這些新型合成、偽裝性強的毒品,同學們又好奇又擔心,紛紛請教起防範舉措。
“可能是一杯‘奶茶’,也可能是一袋‘跳跳糖’,就能讓你墮入吸毒甚至販毒的深淵!同學們現在社會經驗還不豐富,在外一定要提高警惕。”高橋鎮禁毒辦禁毒社工王敏給大學生們現場傳授起防範方法,“首先還是要以防為主,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要亂吃,在公共場所就餐盡可能不讓食物離開視線,以防有人趁機‘鑽空子’……如果大家自己或身邊有同學遭到惡意投‘毒’,或發現有人涉嫌吸毒販毒,一定要及時向學校老師反映、向公安機關報案。”
“還記得之前我假扮犯罪分子請你們高薪從泰國帶貨的事嗎?現實生活中就有一位大四的學生就因為參與海外‘高薪帶貨’,被海關發現貨物中夾帶了毒品……”禁毒辦工作人員的科普讓不少同學對防範毒品有了新認識,而高橋派出所胡寧所長和來自海曙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孫琳潔、周洋,則用真實案例,給大家敲響了警鍾,“同學們在假期找兼職時,一定要擦亮眼睛,那些境外帶貨、代收發快遞的高薪工作,一定要謹慎甄別,切莫因為年少無知而毀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一直以為毒品離我們很遠,沒想到它們就潛伏在身邊”,2021級電子商務專業的劉秦臻同學感慨地說,“最近也正好在找暑假工作,看來我真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呀!”“期末的課程大作業的選題就是這個啦!”2021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陳芊同學,則對活動感受頗多,她決定以此創作一組禁毒插畫,將更多對禁毒宣傳內容融進作品。
“近年來,我們深度鏈接社會禁毒普法力量,不斷創新完善毒品治理體係,已逐步與寧波財經學院等企事業單位構建起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禁毒工作格局。”海曙區高橋鎮禁毒辦負責人邵盛站長說,未來他們還將進一步加強與屬地各學校的合作,策劃打造更多可知、可感的禁毒宣傳精品方案,以牢牢守住校園這個禁毒主陣地,全麵抓好青少年禁毒普法教育工作。
“在‘6.26’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我們與屬地禁毒辦、司法所、派出所、檢察院等單位共同構建起了校內與校外聯動、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禁毒教育體係,深入揭示了毒品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嚴重危害,切實提高了大學生對毒品的‘認、知、拒、防’能力。”寧財院國際經濟貿易學院黨委書記盧虹說,“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發揮學院學科專業及社團的實踐育人功效,組織開展更多接地氣、聚人氣、有朝氣的普法禁毒宣傳服務。”(投稿單位:寧波財經學院;作者:徐凱陽)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