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孟欣)“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伴隨著這段紮根在一代代中國人記憶深處的動人旋律,6月26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浙江音樂學院共同主辦的施光南音樂藝術館開館暨《施光南全集·聲樂卷》首發係列學術活動在浙江音樂學院隆重舉行。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交響樂團、天津音樂學院、浙江音樂學院、文化藝術出版社等有關部門、單位領導,施光南夫人洪如丁及家屬,以及田青、關牧村、佟鐵鑫、戴玉強、居其宏、梁茂春、張振濤、李詩源等眾多施光南生前好友、藝術名家大師齊聚浙音,共同承續“人民藝術家”的信仰火種,追憶其充滿傳奇色彩的藝術人生。
結緣浙音,施光南藝術珍品回到故鄉
徜徉在環形布展的施光南音樂藝術館內,跟隨“生平往事”“時代歌手”和“輝煌成就”三個展區的介紹指引,3000餘頁珍貴創作手稿、700餘冊圖書、400餘件音像資料,以及大量施光南的生前生活用品、獎品獎狀、研究成果、新聞報道和采訪實錄等藝術珍品,在聲、光、電等現代綜合展陳技術的襯托下,向世人娓娓講述了施光南這位“人民藝術家”充滿傳奇色彩的音樂人生。
施光南
這些藝術珍品,主要由洪如丁女士捐贈。當她把這些藝術珍品親手交到浙江音樂學院校方手中時,雙手微微顫抖、眼中含著晶瑩的淚花。
施光南祖籍是浙江省金華市,他在重慶出生,1964年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作曲係,曾任全國青聯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我的祖國媽媽》《月光下的鳳尾竹》……作為新中國成立後新一代作曲家的傑出代表,施光南一生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唱出了大眾的心聲。施光南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在創作實踐中追求思想性、藝術性和群眾性相統一,堅持把愛國作為音樂創作的永恒主題,為人民書寫創作,謳歌改革開放,譜寫時代讚歌,被譽為“時代的歌手”“人民音樂家”。他的作品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祖國的熱愛、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對重振民族精神的企盼,引起億萬人民的強烈共鳴,已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2018年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黨中央、國務院隆重表彰了100名改革先鋒,施光南被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譜寫改革開放讚歌的音樂家”。
1990年施光南逝世後,他的大量手稿、遺物等存放在北京家中。直至2019年,洪如丁女士來到浙江杭州,觀看由浙江歌舞劇院、浙江交響樂團、浙江音樂學院聯手打造的講述施光南生平的大型民族歌劇《在希望的田野上》,萌生了將施光南藝術珍品捐贈給浙江音樂學院的想法。
當洪如丁女士走進浙江音樂學院這所現代化音樂藝術大學時,被學校一流的硬件和真誠的態度所打動。特別是立足於校園內的施光南銅像前時,她更堅定了要在浙江音樂學院建一座施光南音樂藝術館的信念,讓“人民音樂家”的精神與信仰火種,在故鄉這所新時代音樂藝術院校賡續傳承下去。
彙聚合力,共同打造施光南音樂藝術研究創新高地
施光南音樂藝術館建成開館,標誌著全國性的施光南音樂藝術創新研究高地正式落戶浙音。學校將發揮自身的學科專業、人才資源等優勢,常態化、係統性地開展施光南學術思想、學術成果、藝術作品的創新研究和宣傳推廣,使其“為人民書寫創作,譜寫時代讚歌”的精神品格深紮在浙音這片“希望的田野上”。
儀式現場,《施光南全集·聲樂卷》正式首發。
據悉,施光南一生創作的音樂作品中,還有很多歌曲和珍貴手稿未被世人傳唱挖掘。為進一步彙總整理施光南的藝術作品,為施光南個人和當代音樂史研究提供珍貴素材,總結凝練、傳承弘揚施光南的寶貴精神財富,《施光南全集》被列入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重點出版工程。在諸多藝術家和專家學者的共同努力下,《施光南全集·聲樂卷》終於精印出版。該卷所收錄整理出500餘首作品,內容或選自施光南本人手稿,或錄自施光南手訂、手校的較早出版品,其中有近300首作品屬首次發表,並從未被演唱過。
當天,施光南追思緬懷座談會和專題學術研討會在浙江音樂學院舉辦。眾多知名音樂家、專家學者與洪如丁女士一道,深情追憶了施光南與音樂相伴的傳奇人生,深入探討了施光南非凡的音樂成就和高尚的藝術品格。
當晚,由關牧村、戴玉強、佟鐵鑫、楊小勇、張英席等著名歌唱家聯袂出演的施光南作品音樂會在浙江音樂學院北門音樂廳舉辦。在浙江音樂學院室樂管弦樂團的伴奏下,《打起手鼓唱起歌》《多情的土地》《祝酒歌》等一段段優美熟悉的動人旋律依次響起,施光南用生命創作的歌劇《傷逝》《屈原》部分片段和3首器樂作品也被搬上舞台,整場音樂會氣氛熱烈、座無虛席。在結束曲目《在希望的田野上》熱情激昂、充滿希望的歌聲中,徹底點燃了觀眾們的情緒,全場氛圍達到了最高潮。名家演繹、大作集萃,施光南的作品曆經時間洗滌,再次回蕩在每個人的心中。
賡續精神,“人民音樂家”的信仰在“浙”裏代代相承
時代大潮考驗著人們的信仰和選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當下,我們與施光南一樣,站在了曆史轉折的潮頭。施光南音樂藝術館落戶在浙江音樂學院,正是施光南精神信仰在新一代音樂人中代代傳承的標誌。
浙江音樂學院作為一所現代化音樂藝術大學,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事必盡善”為校訓,以“弘毅尚德、博約精藝”為核心價值理念,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藝術初心,以新理念、新機製、新舉措、新成效,積極打造新賽道、建構新高地、開創新局麵,努力培養德藝雙馨音樂藝術人才,為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浙江音樂學院院長王瑞表示,施光南音樂藝術館的正式落成,將成為全國施光南學術研究、藝術創作、精神傳承的高地,引領廣大文藝工作者高擎“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創作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的精神火炬,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曆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在一代又一代音樂人的薪火相傳下,施光南“為人民書寫創作,譜寫時代讚歌”的磅礴藝術生命力,必將在“浙”片“希望的田野上”落地生根、開枝散葉,綻放出無比絢麗的文藝之花。
(責任編輯 餘新花 趙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