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姚敏明)頂著烈日開展調研,對著鏡頭直播帶貨,跟著非遺傳承人學習絕活......今年暑假,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多支學生隊伍積極響應團省委、團市委“雙百雙進”“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號召,分赴浙江省各地並重點在寧波市各縣市區,紮實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把課堂搬到了田間地頭,用自己的專長助力鄉村振興。
帶著“泥土味”的思政課 “我來上”
“想不到古村裏還有一個‘航空基地’,還種有從太空帶回的果蔬!”浙江工商職院“逐夢”小分隊的隊員們說。在他們的身後,一座長36米、寬24米、高18米的1:1航天空間站和一座20米高的航天器模型矗立於田間空地上,而一旁4500平方米的溫室大棚內有150株從太空帶回的香蕉樹種等鬱鬱蔥蔥、長勢喜人。
“逐夢”小分隊正在茂新村調研
這個暑假,“逐夢”小分隊來到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城西的古林鎮茂新村,開展了鄉村振興調研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他們探尋鄉村之變、傾聽村民心聲,足跡遍布村莊的各個角落,累計發放問卷2000餘份,回收1800餘份,提出助力茂新村鄉村振興建設的意見建議20餘條,有2條被采納。
“茂新村曾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正是因地製宜全麵推進鄉村振興,使這裏成了古風和新韻並存、故事和風景俱佳的‘網紅村’,使生活在這裏的人們收入和幸福指數齊頭並進。”“這裏挖掘地方曆史文化資源,中國(海曙)禦史文化陳列館、寧波家風館很有特色,已經接待遊客66萬人,建議村裏傳承研學特色,強化數字賦能,擴展服務內容,努力打造寧波市城郊‘一日遊’的休閑旅遊研學基地。”“藺草和水稻輪作有效利用了土地資源,太空農業體驗中心把科普、旅遊和農業完美融合!”......隊員們紛紛表示不虛此行。
在這裏,隊員們上了一堂帶著“泥土味”的思政課,讀懂了“共同富裕”“鄉村振興”和“兩山”理念的深刻內涵,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團隊還與茂新村達成深入合作交流的初步意向。同學們將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和特長,開展農村牆體彩繪、文創產品設計、理論知識宣講等活動,以實際行動助力打造“未來鄉村建設”的浙江樣板。
甜了一村人的“致富果” “我來賣”
“你試過帶著蜂巢的蜂蜜嗎?甜得讓人心情更好哦......”“現摘現發的桃子,吃起來又甜又脆!”浙江工商職院傳播與策劃專業的鄭伊莎、張栩嘉利用暑假時間,參與了海曙區社會組織黨員公益日暨“紅曙雲助農”活動,通過她們在直播鏡頭前的賣力吆喝,50箱水蜜桃很快售罄。
與此同時,在寧波市寧海縣長街鎮洋湖村翠冠梨基地,“行知征客”小分隊的隊員們進行了一次微博直播,對翠冠梨作介紹和宣傳,吸引了眾多網友圍觀點讚。
“行知征客”隊員在梨園種植基地開展暑期社會實踐
“采用直播向觀眾真實展現翠冠梨的生態種植環境,更能體現產品價值,將使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這一農產品,拉動銷售額的增長。”團隊指導老師胡曉虹說。
來自象山的邵雍棋同學還用當地方言為梨農們帶來了一堂“土味”十足的新媒體培訓課程。從農產品帶貨火熱的原因分析,到直播電商的特點,從如何選擇電商平台,到設計賣點增強互動等實操技能,他都盡量用大家“聽得懂、用得上”的方式娓娓道來。
“感謝這些大學生為我們送來了‘及時雨’,聽後感覺幫助很大,打算好好運用今天所學,讓翠冠梨賣得更好!”一位前來聽課的梨農說。
“我們團隊成員全部來自校全媒體中心,能夠發揮專長為‘農業農村農民’做點實事很有意義、很開心!”邵雍棋說。
“行知征客”小分隊還為寧海縣登喜翠冠梨專業合作社開設了公眾號、抖音號等新媒體平台,重新設計了翠冠梨卡通形象的商標LOGO,並將持續指導梨農進行新媒體營銷,希望以“互聯網+”助力翠冠梨品牌再升級,為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加油助力。
傳了千百年的老技藝 “我來學”
近日,寧波市鎮海區澥浦鎮文化館的排練廳裏傳來陣陣鼓點和歡聲笑語。“尋夢船鼓”小分隊的同學們正跟著澥浦船鼓戲的傳承人鄭夢娟學習船鼓戲表演。
幾個男生把重約三十斤的船型道具係在脖頸上,雙手握住兩側船沿,伴著口令前後走動,船身搖擺出弧度,船下的藍色綢緞恰似波浪翻滾,一旁的女生則手持雙魚上下舞動,呈現出一派漁家慶豐收的歡樂景象。
而在象山縣石浦鎮東門島,碧海藍天下、漁港碼頭前,“活火”小分隊的成員被唐宋時期流傳至今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象山漁民號子的魅力所感染。他們迎著海風、伴著潮聲,跟著非遺傳承人、東門漁村村委會黨支部副書記鄭滿江,把時而悠揚時而鏗鏘的漁民號子唱響。
“活火”小分隊隊員跟著非遺傳承人學唱漁民號子
“這次暑假社會實踐,我們調研學習了澥浦船鼓戲的曆史沿革、風格特色和傳承現狀,深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依賴於其背後的能工巧匠們肩負使命一路前行,更需要我們年輕一代在數字化應用和推廣等方麵有所作為。”“尋夢船鼓”小分隊隊員應佳希說。
此外,“活火”小分隊在嗶哩嗶哩、微信等平台推出了“傳承非遺”視頻專欄,積極宣傳普及海洋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已形成漁民號子“口袋書”,後續還將以舞台再現、出版讀物、開發衍生產品等方式傳播、弘揚海洋非遺。“希望能進一步拉近大眾與‘非遺’的距離,讓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能如咱們小分隊的名字那樣,‘活下去’‘火起來’!”隊長魏婧婷說。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工商職院還有一支“非遺青年”小分隊,該團隊在假期裏前往6個非遺傳承基地,攝製寧波本地非遺視頻18個,其中雙語視頻11個,視頻總計時長140餘分鍾,後續將分發給基地供接待外賓時使用,為寧波本地非遺“走出去”貢獻一份力量。
浙江工商職院黨委副書記俞位增認為,暑期社會實踐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健全實踐育人質量提升工程的重要途徑,走進鄉村、服務三農,為青年學子學深悟透浙江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兩個先行”重大部署提供了平台和契機,希望同學們在觀察實踐中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在共同富裕和現代化先行的進程中唱響“我在窗口寫青春”的最強音。
(責任編輯 餘新花 趙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