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好呀,我是你們今天的小講師”、“大家知道藺草嗎?”近日,寧波財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的大學生暑期實踐團隊通過線上授課的方式,給海曙區古林鎮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麵的“藺草創意課”。
“這個看似雜亂的畫麵就是藝術大師瓦西裏.康定斯基的抽象作《構成8號》”、“大家可以借鑒這個案例,動手用藺草也做一個自己的作品”……
因為防控要求,大學生講師無法親臨現場授課,隻能通過網絡給孩子們講解藝術知識和編織畫方法。怕孩子們學不明白,團隊還請來了熟知藺草種植和編製的村民虞周玲到現場為孩子們講授藺草知識和編織技巧,實現了線上線下聯動教學。
“原來這就是我們涼席裏的草!”、“在我們家後麵的田裏也種了不少呢!”通過看、聽、摸、聞、做等方式,孩子們逐漸認識了藺草這種植物,了解到了這是古林鎮的特色產物;而依靠實踐團的在線答疑和現場村民指導,孩子們通過設計、製作、介紹、交流等形式,在體會了抽象大師康定斯基的作品風格後,還天馬行空的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將茂新村的亭台樓榭、院落園圃都呈現了出來。
“活動打破了時空限製和條件製約,實現了高校與鄉村的互補,這也正是我們校地合作的優勢所在。”古林鎮茂新村黨總支書記林憶聶說,本次課程選擇藺草為主題,不僅有力宣傳了古林鎮藺草種植基地這一農產品金名片,還給了暑期在家的孩子們以親近鄉村、了解家鄉好機會,豐富了他們的假期生活。他們十分歡迎寧財院的大學生能夠多來茂新村社會實踐、送課下鄉。
據悉,本次活動是寧波財經學院“雲上名師-藝鄉建網絡文化工作室”聯合寧波家風館推出的係列藝術課程。“課程不僅是打造學校一院一品的重要組成,還是大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的重要載體”本次實踐服務的指導老師、工作室負責人張寧說,活動既能夠豐富鄉村孩子們暑期生活、助力古林鎮鄉村振興,還有著強化大學生專業技能運用、拓展大學生對國情社情認知和大學生社會服務意識的三重功效。(通訊員:徐凱陽 攝影:張寧)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