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李娟 董蘇瑤)為落實實踐教育,在實踐教育中求發展求創新,嚐試改善隔代教育問題和祖輩關係,近日,等風來·共築大小候鳥之家——浙江外國語學院教育學院赴寧波市鄞州區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來到寧波市鄞州區奉先橋村黨群服務中心,為村裏的老人和孩子們帶來為期9天的隔代教育公益課堂。
在公益課堂開課前,實踐隊的隊員們深度挖掘寧波當地的地方文化和紅色資源並以此作為教學素材。隊員們通過對抗美援朝老兵、疫情前線工作者、天一閣博物院工作人員的麵對麵采訪和視頻製作分享讓老人與孩子們近距離體驗了當地的文化和人文風情。以此讓融合先進理念下的係統拓展性課程回到農村基層,充分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擔當。
據介紹,本次課程設計分為三個專題,分別是生命、理想和世界觀教育。課堂內容充實豐富,形式多種多樣,視頻、小劇場、繪本閱讀、手工繪畫、唱歌等活動讓孩子們發展興趣、陶冶情操,體現了“五育並舉”,也使老人們學習了當前先進的教育理念。活動中,實踐隊員們依據兒童年齡和身心發展特點進行課程設計,大轉盤、尋寶、獎品兌換製等遊戲形式被引入課堂教學,大大提升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和活動參與度。
隔代公益課堂讓孩子們的假期生活更加充實和快樂,也讓他們在假期找到了學習生活的歸屬。此外,在本次的公益拓展性課程中,老人和孩子們不僅鍛煉了多元素養,還開拓了國際視野。通過共同展示、合作表演舞台劇等親子活動加強了隔代間溝通交流,通過課堂中的問答、手工繪畫等環節展現彼此風采,提高了兒童與老年人的表達能力和自信心。
“我在這裏認識到了很多好朋友,我們一起上課一起玩,很開心。我也是第一次體驗和爺爺奶奶們一起上課,有時候他們會聽不懂,我就來當小老師。我想感謝浙江外國語學院的哥哥姐姐們給我們帶來這麼有趣的課堂,這幾天我收獲了很多!”來自奉化區龍津實驗小學二年級學生王梓涵說。
“本次實踐活動意義非凡,我們嚐試了一種新的課堂模式。課堂裏看到老人們返老還童般的笑容和孩子們的積極踴躍,讓實踐隊員們充滿了欣慰和動力。希望我們的課堂模式可以走向更多的鄉村和社區!”實踐隊副隊長、浙江外國語學院小學教育專業20小教1班楊鈞翔說。
奉先橋村黨支部書記陳其華表示:“這樣的隔代教育公益課堂拉近了兩代人的距離,非常感謝浙江外國語學院的大學生們,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個快樂、健康、有意義的假期,更希望孩子們在實踐中了解當地優秀文化,學習當代先鋒楷模。”
(責任編輯 餘新花 趙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