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通訊員 楊冰君 方子越 編輯 郭端宇)為踐行習總書記“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的理念,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近日,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建築工程學院“訪百家村落,尋百村故事”社會實踐隊一行10餘人奔赴衢州,開展了為期五天的的實踐活動。
遇見西源村 傳承浙西精神
浙西是塊紅色的土地,西源曆來是藏龍之地。據了解,西源村是常山縣第一個中共黨組織誕生地,第一個蘇維埃政府中共西源區徐坑鄉在此成立。為探尋浙西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實踐隊員不畏艱難險阻,前往西源革命烈士紀念館進行參觀學習。陳列著的曆史遺物、逼真的模擬戰場,隊員們仿佛穿越時空,身臨其境,聞到了硝煙的味道,感受當年烈士們抗戰的艱辛和愛國的熱情,“對黨忠誠,依靠群眾,艱苦奮鬥,百折不撓”的浙西革命精神必將代代相傳。
重走紅軍路 采訪退伍軍
實踐隊披荊斬棘,跨過山澗,前往麻山兄弟會遺址和當年董日鍾烈士的棲息地玉米棚,重走紅軍路,重溫紅色夢。在遺址附近,實踐隊員遇到了年逾七十高齡的汪大爺,老人熱情地與隊員交流,他說當年紅軍是冒著槍林彈雨上山的,如此還要走這麼陡峭的山路,著實是不易。另外,自己已經很多年沒下山了,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重走紅軍路的艱辛以及汪大爺樸素的話語,讓隊員們更加珍惜當前擁有的美好生活。
78歲的退伍軍人王大爺則是一位心係國家大事的老人,他詳細講述了在部隊當兵的經曆,曾先後輾轉11個不同的省份,其中包括一個自治區,一個直轄市,有著八年兵齡的他是常山縣不願流失的建設人才,為此他放棄了去內蒙做幹部的機會而留在常山縣的煤礦廠工作。王大爺質樸的話語中所蘊含的錚錚鐵骨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深刻闡釋了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也為實踐隊員指明了奮鬥目標。
探訪南孔聖地 追尋儒家文化
孔廟,它不僅僅是一座有著經典意義的古建築,它更是一種精神寄托,是人們寄情於古老傳統的文化幽思。實踐隊來到史稱“東南闕裏”的孔氏南宗家廟。整個古建築群肅穆凝重,徜徉在衢州孔廟裏,通過了解孔廟的曆史沿革、建築特色、文物遺存、曆史文化等知識,隊員們實地感受到孔家文化的底蘊,觸摸到千年文化的脈搏,以寧靜淡泊的心去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走訪上妙村 弘揚孝文化
上妙村,取自“上善若水,妙不可言”,是一個曆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風淳樸的古村落。實踐隊來到位於衢州市新新街道的上妙村。“孝義”是上妙村人最為倡導的價值追求,這一中華傳統美德一直延續至今。自建村以來,上妙村人一直遵循著“孝老愛親,尊老敬老”的古訓。這個古老而淳樸的村落,正用自己的嶄新麵貌向世人展示著它的輝煌過去,繁榮現在和美好未來。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