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實習記者 邵晨嬋 通訊員 鄭立克)12月28日下午,2016年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總結推廣會在東城中學召開,會上對浙江省4年來基礎教育教學領域湧現出來的優秀成果進行了表彰。
此次全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評選,共有40項課題成果榮獲一等獎,100項課題成果榮獲二等獎。今年的獲獎成果中,有的關注長期以來困擾學生全麵發展、健康成長的重點、難點問題的破解,也有的直麵未來社會的重大挑戰,進行先行試點,還有部分學校的改革直接涉及學校課程與教學的係統變革。

其中,杭師大東城中學的《“弘毅少年”成長課程的建設與實踐》獲得一等獎。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獲獎成果中唯一一個關於初中課改的係統設計和實踐項目。
會上,杭師大東城中學陳滬軍校長就《“弘毅少年”成長課程的建設與實踐》,展示了學校近年來通過“弘毅少年”和思維課堂這兩個抓手,深化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改革的曆程。
“弘毅少年”成長課程是指向培育“弘毅少年”及其核心素養的整體課程。陳校長說,“弘毅”即有遠大理想,有勇敢堅毅的意誌品質,出自《論語·泰伯章》“士不可以不弘毅,重任而道遠”。自2012年起,東城中學開始實施“弘毅少年”成長課程,通過這一整套高度關聯的基礎課程和拓展性課程,陳校長希望實現學校培養“合格公民、弘毅少年”的育人目標。

據介紹,東城中學的“弘毅少年”成長課程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校本德育課程的“弘毅”課程。每學期,東城中學都會就“水與生命”、“霧霾與發展”、“垃圾與文明”、“藝術與成長”等主題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撰寫調查報告,讓學生關注社會問題,同時開展時政教育;
二是開展思維課堂,不在“滿堂灌”,而是循循善誘,通過教師的課堂設計和引導,讓學生自己構建知識。同時,教師備課到上課的方式也有所改變。同一課時,先由名教師上課,同一學科的其他教師旁聽,下一課時再回各班級上同一節課的內容。先聽後上,這對不少老師的課堂環節設計和教學方式都有所改變和影響。
三是建立起了“弘毅少年”評價體係。陳校長說,東城中學最高榮譽就是“弘毅少年”,在此下麵有5個子維度的評比。

如今“弘毅少年”成長課程已經實施4年多了,東城中學到底有哪些變化呢?陳校長非常自豪。不僅僅重點高中升學率從最初的20%“逆襲”上升到了60%,而且在杭州市教育局評出的關於初中學校質量的調查報告中,東城中學的“家長滿意度高”和“低學業負擔”兩方麵都得到了非常大的認可。
若問陳校長,這一切的變化得益於什麼?陳校長必定會脫口而出兩個字:課改。陳校長表示,課改對學生的影響非常之大,“是課改激活了師生的狀態,學生對學習有激情和積極性,老師也成為了主動的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