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昨天是杭城beplay體育手機開學的第一天,在過了新學期的興奮勁兒之後,不少小學家長都在期待晚托班的事情。
根據杭州市教育局的相關規定,開學初,各小學製定並公布晚托班的實施細則。記者也了解到,目前上城、江幹、下城、拱墅等區域各校正在緊鑼密鼓製定方案,有些學校也已敲定,隻等著實施開展。預計9月中旬左右,杭城各區將全麵實行晚托服務。
昨天,記者得到消息,剛剛開學,上城區的杭師附小已經有所動作了。當天下午三點多,記者帶著各種好奇,到學校裏對“先人一步”的晚托服務摸了摸情況。
申請晚托的孩子占20%左右
家長誌願者積極配合學校工作
杭師附小之所以動作如此之快,是因為很多準備工作都前置了。據校長俞富根介紹,開學前,學校就已經做好了晚托孩子的申請報名工作,教師和課程的安排也已落實,所以開學第一天,晚托班就正式進入狀態了。
記者了解到,開學第一周,杭師附小在一到三年級試行晚托服務,四五六年級將於9月10日啟動。其中一到二年級晚托時間為15:30-17:30,三到六級晚托時間為16:30-17:30,“周一至周四,實行跨年級、跨班級集中管理。”俞校長說。
記者跟隨俞校長挨個年級走了一遍發現,申請參加晚托班的孩子沒有想象中的多。據介紹,三個年級申請晚托的學生共有60人,其中一年級有26個學生,二年級有14個學生,三年級有20個學生,總體上各占各個年級總人數的20%左右。
在一(3)班的教室,記者看到七八個孩子正圍著一位滿頭大汗的“老師”學折千紙鶴,一會兒問這、一會兒問那。其實,孩子們口中的老師是一位家長誌願者,名叫李軼。開學前她接到學校的邀請,十分願意配合和支持學校的工作,所以就來做誌願者了。
“我的兩個孩子都在這兒上學,老大讀四年級,老二剛上一年級,就在這個班。”李軼說,晚托能真正解決家長們的實際問題,但設身處地為老師們想想,確實也很辛苦。“我的工作時間比較自由,又喜歡跟孩子們一起玩,就希望能幫老師們減輕點壓力。”李軼說,折紙是她現學的,也不專業,還希望老師們能夠多指導。
記者發現,除了這位家長誌願者外,班上還有一位老師,負責學生們的晚托秩序。範潔老師負責教三四年級的英語課,她說,兩個小時的晚托時間裏,她會點兩三次名,一旦發現孩子不在會馬上跟家長電話確認。
範老師的孩子也在杭師附小上一年級。“由於孩子爸爸在外地工作,孩子都由我一人帶,平時確實蠻辛苦。”範老師指著坐在教室裏安靜折紙的女兒說,學校裏的工作老師肯定會認真配合,不過個別有現實困難的老師也確實存在,學校在安排教師的時候也會做些調整。
晚托班課程安排豐富
管班老師每周排班一次
記者又轉了幾個班,發現一到三年晚托服務的課程安排還是比較豐富的。一年級第一節是折紙課,第二節是畫畫課,二年級是閱讀課,三年級是形體課。
在三年級的晚托課上,記者也看到了一位家長誌願者,孟先生正帶著學生在風雨操場上形體課。據了解,這位家長誌願者是一位舞蹈藝術家,孩子就在三年級讀書,課上主要引導孩子注意走姿、坐姿、站姿,做一些簡單的拉伸 。
孟先生的夫人告訴記者,作為家長應該支持學校的工作,而且晚托確實也解決了不少家長的實際問題。“我兒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晚托了,也花了不少錢,現在學校給提供方便,我們真的很幸運。加入學校的晚托服務,希望能對家長給孩子在外選晚托班進行一個良性的引導。”
記者了解到,在前期確定課程方案時,學校結合了校情、特色和教師特長,因為在俞校長看來,晚托的這一到兩個小時,是培養孩子素質的好階段。因此,內容設計上花了不少心思。“一、二年級沒有書麵作業,晚托的兩小時裏麵把孩子一直關在教室裏不現實,所以課程內容安排豐富些,逐步開展。”俞校長說,根據具體情況,學校將晚托課程和社團課程做了結合,校本化實施,會涉及藝術、體育、音樂、美術等方麵,比如國際象棋、管弦樂、田徑運動等。
針對杭師附小晚托服務的開展總體思路,俞校長用三個關鍵詞來總結,即管牢、管好、管精,這三點是逐步遞進的關係。“晚托服務是好事,但也不能給老師過多的負擔和壓力。”俞校長說,如果一到六年級晚托服務全部實施,每天需要8位老師,學校共有40多位老師,這意味著每個老師一周輪班一次。對於確實存在特殊情況的老師,學校會進行適當調整。
此外,俞校長也表示,等晚托服務成熟些後,學校會積極與周邊的場館對接,一方麵豐富晚托課程和活動,另一方麵也相對減輕老師的負擔。“學校周邊1公裏範圍內有多個場館,各具特色,比如中國財稅博物館、杭州博物館、孔廟、杭州碑林、中藥博物館、於謙祠、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孩子們的課程。”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