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中國技術管理學術年會在寧波舉行
2020年11月7日至11月8日,由中國技術經濟學會技術管理專業委員會和寧波財經學院主辦,寧波財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與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承辦的第十七屆中國技術管理學術年會(2020’MOT)在寧波舉行。
本屆學術年會的主題是“麵向未來製造的技術創新”。年會邀請了技術創新、創業領域內的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圍繞未來製造的發展趨勢,新時代的技術進步與國際競爭,國家創新體係與全球競爭力產學研融合與區域協同創新,創新型中小製造企業的技術創新及管理等議題,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加強產學研融合,促進技術創新、自主性創新,突破核心技術,推動我國製造業向更高質量發展,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打造更強有力的新引擎,豐富和發展我國的科技管理與創新發展理論,為相關科技政策製定與製造企業發展提供前瞻性視野與實踐性指導。大會采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形式,吸引了200餘名相關政府部門領導、兄弟院校師生及企業家現場參會。
在年會的主旨演講環節,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北京工業大學管工學科負責人黃魯成教授認為搶抓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要重視風險驅動型創新。在資源配置上,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在創新激勵機製上,應研究重獎、聲譽、榮譽和遠期利益等激勵模式;在政策引導上,要鼓勵聯合共同參與,強化協同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在創新突破點上,要努力掌握關鍵技術,搶占風險驅動型創新製高點。
國家創新方法與實施工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河北工業大學副校長檀潤華教授工程從創新過程中的複雜問題、複雜問題解決的結構化方法、TRIZ/C-TRIZ在企業的應用實踐三個方麵介紹了該跨學科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進展。他認為,工程與產品創新過程中的障礙之一是如何快速高質量的發現及解決衝突等複雜問題,發明問題解決理論(TRIZ)與發明過程解決理論(C-TRIZ)提供了兩類結構化的複雜問題解決方法,為高水平的工程與產品創新提供了新思路。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主編、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柳卸林教授,從戰略研究框架與生態係統研究的興起,創新生態係統的興起,創新生態係統的戰略管理,基於數據平台創新生態係統的管理四個部分剖析並展望了創新生態係統的學術前沿與研究趨勢。
中國技術經濟學會技術管理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陳勁教授從數字科技驅動的企業創新類型,分析了數字科技下企業創新範式的改變,認為數字化時代,創新主體逐漸向消費者轉變是一個總體趨勢。數據和雲計算技術是數字化時代企業創新的基礎,人工智能提高了企業創新的深度,區塊鏈技術則增加了企業創新的廣度。他認為數字科技正迅速改變產業形態,同時將有效地協助人類進行高質量的創新。
年會期間,還進行了創新影響要素及創新績效測度、顛覆性創新與創新政策評價、開放式與區域創新分組研討,對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分享和交流。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堅持創新放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這次年會的召開是進一步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大力探索研究創新戰略,提高中國產業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同時提高區域創新的競爭力,使其擁有新動能,從而在產業和區域的共同發展過程中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中國技術管理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陳勁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本次年會的舉辦對於浙江省科技管理水平的提升,進一步促進浙江省各類企業的技術創新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據了解,大會閉幕式上還舉行了下屆年會的交接儀式,第十八屆中國技術管理學術年會將在哈爾濱理工大學舉行。(通訊員:王軼群)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