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一高校給00後大學生辦古錢幣收藏展
近日,寧波財經學院大二學生曾海航在學校舉辦了古錢幣收藏展,這是該校繼“學生收藏古陶瓷展”、“師生古籍修複展”後,再次為學生舉辦的特色收藏展。
1000多枚上至先秦下到清代的錢幣按照年代被分為幾個展區。涵蓋秦、漢、唐、宋、明、清等重要朝代。其中,還包括漢代雞目五銖、宋代大觀通寶、清末福建通寶等稀見古錢幣。
“古錢幣收藏並不是年代越久遠越好,一要看它的存量,二要看它的品相,三是鑄造工藝,更重要的是曆史文化內涵……”曾海航從中學起就開始接觸古錢幣收藏,藏品從先秦時期的貝幣、刀幣到近代的銀元、硬幣都有涉足。
這次展覽中有一個展櫃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展櫃裏展示了20餘枚不同鏽色的古錢幣。“鏽色是古錢幣表麵著鏽後呈現出的色澤。帶鏽色的古錢幣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可通過觀察鏽色的顏色是否鮮豔,著色是否均勻,鏽色形成的難易程度來確定價值。”曾海航指著兩枚順治通寶說:“像這種朱砂結晶的,顏色鮮豔,著色均勻,形成比較困難的價值就高,一般比較好的鏽色有結晶朱砂、水表金……”。
曾海航在大一時就組建了以傳承弘揚古錢幣文化和開發古錢幣衍生產品為主的學生創業團隊——“泉遇文創”,這次收藏展就展出了團隊開發的“五帝錢”、“乾道嘉”、“正大乾”等古錢幣文創產品,“從商務禮品到結婚、滿月禮都有。用古錢幣開發文創產品一來有收藏價值,二來有美好寓意,三來還有文化內涵。”
“學到了很多知識,這個展幹貨滿滿。”該校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曾文同學在看完收藏展後對古錢幣收藏充滿了興趣,“這個藝術品收藏領域門檻不高,還有廣闊的前景。”
“希望通過展覽,能夠讓更多學生對古錢幣有一定的了解,發現古錢幣的魅力,成為古錢幣文化的愛好者、傳承者、弘揚者,肩負起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據團隊指導老師夏柯介紹,學生古錢幣收藏團隊已舉辦了4次線上交流活動,參與人數在800人以上;3次線下品鑒會和5次線上淘寶拍賣活動,參與人數在1200人以上,目前團隊已經實現盈利。接下來曾海航和夥伴們要搭建一個古錢幣信息資源的線上平台,繼續推進古錢幣和相關文創產品的線上銷售和文化傳播。(通訊員:王軼群)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