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往無前顯擔當——記蘭州財經大學教工誌願者團隊
7月13日以來,蘭州財經大學段家灘校區家屬院多棟樓宇(單元)相繼被封控。7月17日,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通告,將段家灘東家屬院劃定為中風險區。為做好疫情防控,蘭財教師第一時間組建了三支抗疫誌願者團隊,分別是蘭財疫情防控物資轉運誌願者團隊、蘭財核酸檢測組織誌願者團隊、蘭財核酸檢測掃碼誌願者團隊,三支隊伍持續攻堅克難,分工明確,成為抗疫路上最耀眼的光!




他們精銳出戰,用實際行動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固屏障,詮釋“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偉大精神,積極響應號召,服從統一安排,以更快行動、更實作風,為打贏這場“殲滅戰”默默奉獻。
疫情防控物資轉運誌願者團隊
這是一支“大齡搬運者”團隊,是一支召之即來、來即能戰、甘於奉獻的誌願者隊伍。
隊伍由基建處處長曾明榮,工會副主席袁彬,工商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楊明鑫,長青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孟勇、副院長李希富、外語係黨總支書記孟少軍,信息工程學院教授曹曉軍、副教授王紹軍,體育教學部副教授張宏偉、高強等組建而成。
絕大多數誌願者老師年逾半百,但仍始終堅守在疫情前線,酷暑暴雨、白天夜晚,有送必轉,隨時聽候住戶群內召喚。


即便部分住戶並不理睬“隻采購基本生活所需物資,盡量避免采購大桶礦泉水、西瓜等較大較重的物品,有效減輕誌願者工作壓力”的倡議,甚至個別住戶對倡議的製定滿腹牢騷、惡語相送,但他們依然毫無怨言,“來即就送”。
為提高轉運效率,減輕團隊壓力,孟勇老師還無償貢獻2部電動車給誌願者們使用。

核酸檢測組織誌願者團隊
這是一支執著專注、一絲不苟、無私奉獻的隊伍。
隊伍由金融學院院長程貴、體育教學部直屬黨總支書記師國君,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劉文玉、胥建明,高等教育發展研究與評估中心副主任王世哲,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常小莉,紀委(監察專員辦公室)唐致紅,體育教學部副教授張宏偉、馬梅英,資產經營公司王甘蘭等組成。
無論是清晨還是黃昏,烈日炎炎還是狂風暴雨,他們始終聞令而動,勇往直前,持續奮戰,做好逐樓逐戶通知、秩序維護等工作,協助社區醫護人員完成家屬區全體住戶核酸檢測。


程貴、王世哲、劉文玉、王甘蘭等誌願者老師站在樓前通知大家下樓進行核酸檢測,雖然有小喇叭助力,但他們的嗓音仍然有些沙啞。

他們“大膽創新、多措並舉”。為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他們通過樓宇對講係統挨家挨戶確認。同時,為減少住戶等待時間,從而高效率、高質量完成核酸檢測,他們總是提前編輯好通知短信,及時通過業主微信群等進行信息發布和通知。
每日工作任務都很繁重,有時核酸檢測工作要持續到深夜才能完成,但他們從無怨言,也不說辛苦,隻是默默準備好第二天的工作。

核酸檢測掃碼誌願者團隊
這是一支勇挑重任、勇毅前行、不畏風險的核酸檢測機動隊,一支住戶始終未知“真麵目”的“大白”團隊。
隊伍由藝術學院院長牛勇,國際教育學院院長李瓊,法學院副院長李萌,黨委學生工作部副部長王煒明,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院長王一婕,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何曉雷,統計學院教授肖強、副教授胡煒童、楊曉祥老師,金融學院李文博士,後勤處餘燕等組成。
在疫情防控任務最重的時刻,他們穿上防護服,化身“大白”,將誌願服務的精神放在心上,將核酸檢測掃碼的任務扛在肩上。他們深知責任重大,進行核酸檢測就是在與病毒搶時間,為做好掃碼工作,主動升級手機係統,學習如何使用軟件,遇到不懂的專業問題,及時向醫護人員請教,互相溝通幫助。

他們全副武裝在高溫天氣下持續進行工作,口罩、護目鏡、乳膠手套,鞋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待每日核酸檢測工作結束後,他們才能脫下防護服,此時防護服內的衣服早被汗水打濕,麵部皮膚也因長時間佩戴口罩勒出了血痕,但他們從未有怨言,用行動助力疫情防控。

“來了就送”物資轉運團隊、“白衣披甲”核酸掃碼團隊、“千呼萬喚”核酸組織團隊,不畏艱險、一線堅守、動作熟練。三支隊伍的成員還在不斷增加,他們的名字這裏可能無法列舉全,但你不必擔心因為名字的問題不好招呼他們,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稱呼——“蘭財教師誌願者”。用愛堅守,聞令而動,堅信曙光在前,即將撥雲見日,疫情防控終將取得勝利!教師誌願者們,您辛苦了!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