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縣特殊教育學校:送教上門 ,情暖“折翼天使”
6月30日,禮縣特殊教育學校秉承著“讓每一位特殊孩子都能健康成長”的理念,在實行零拒絕辦學的基礎上,組織教師繼續對學籍在學校的48名特殊兒童,開展了本學期最後一次“送教上門”活動,以一片愛心、一片真情,切實讓孩子們感受到家庭外的溫暖。

家住三峪鄉董山村的馬後強,因智力和視力的問題,無法到校就讀,也無法做到生活自理。送教老師們給他帶來了新衣服、營養早餐、筆和本子等學習用品,教他認字、洗臉、洗衣服、洗頭等生活常識,在老師的耐心指導和誇獎下,孩子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他的父親馬謝戰激動地對送教老師說:“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特殊學校的老師,不嫌棄我家的娃,每個月還堅持到家裏來給孩子上課,教孩子洗臉、洗手、洗腳,真心的謝謝你們!”

王傑家住三峪鄉水溝村,小時候因父母離異,他隨奶奶和爸爸生活,缺少母愛的他性格怪癖,不善言談,患有間歇性精神病,偶爾具有暴力傾向。通過送教老師幾年的堅持,他認識了很多字,喜歡上了畫畫,學會了簡單的數學運算、看見熟人會打招呼問好,性格比以前開朗了很多,進步非常大。

這樣的例子在送教上門過程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學生在大山深處還有很多,他們是墜落人間的“折翼天使”。因為身體或智力的障礙,他們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樣去學校學習,但他們對於知識和外麵世界的渴望卻從未停止,他們也渴望擁有一樣的夢想和追求,需要我們更多的幫助和關愛。送教老師們懷著一顆顆真摯的愛心穿行在山間小路,認真堅守特教的使命,發揚不怕苦,不怕髒,不怕累,不計報酬的決心。頭頂烈日酷暑,在休息日進行送教活動,傳遞一份份溫暖和感動,他們的身影在特殊兒童眼裏就是一道道最靚麗的風景。
每次送教老師都要和家長詳細交談,切實了解孩子近段時間的基本情況、病理情況、生長發育現狀。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細化評估,製定教育計劃,精心準備送教內容。使送教過程由淺入深,環環相扣,不斷地在教師的耐心教學下,強化注意力、人際溝通能力和情緒控製能力。開展期末的知識測試,加深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便更好地調整“一人一案”的教案編寫,對家長進行家庭康複訓練上的指導。

“那些等待送教上門的重度殘障兒童少年,並不僅僅把我們當作老師,更把我們當作他們的希望和依賴。”負責送教上門的董張存老師說。

送教上門是特殊教育中針對適齡重度殘障學生進行上門教育的教學方式,是當前特殊教育學校和隨班就讀形式的有效補充,是“全納教育”和“零拒絕”等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也是共同富裕大背景下,推動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關鍵舉措,更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特殊兒童的成長具有積極意義。
自2016年秋季以來,禮縣特殊教育學校送教老師牽手“折翼天使”,落實教育保障,足跡走遍了全縣29個鄉鎮、四千多平方公裏。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了每一位特殊兒童的心間,把信心和希望送給了每一個家庭。為他們提供精準化、人性化的教育,增強他們選擇美好生活的能力,樹立了他們參與社會活動的信心和理想,讓城鄉的特殊孩子共享教育的同一片藍天。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