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特別的黨課 校村聯動共繪清廉畫卷
“我們將清廉元素融入小普陀、陶公島等東錢湖本土景觀,把荷花、竹節融入鄉村文化,試圖打造“錢湖秘境”特色清廉IP”“我們希望用竹節為元素,呈現風清氣正的作風”……7月1日,東錢湖洋山村的黨員村民們早早來到村文化長廊“滋德亭”,與寧波財經學院的師生黨員們共賞清廉海報、共做清廉盆景、共話清廉榜樣,共上一堂藝術感滿滿的清廉教育黨課。

“荷花因‘出淤泥而不染’的秉性,而被賦予清廉的意象,這也為我們的藝術創作提供了素材,正如《洋山·花境》係列作品就遵循了這一思路。”寧財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黨員教師俞奕秋以點評學生作品為切入點,為大家講授了清廉為主題的黨課,她深入淺出地解析了黨的最新理論成果與鄉村振興的內在聯係,並用大量可知可感的繪畫作品、文創產品展現了藝術參與基層黨建的路徑與意義。

“大學生們畫得好看,講得真誠,很接地氣!”“用藝術展示的方式作警示教育和黨日活動,非常值得推廣!提高了黨員村民參加黨日活動的積極性,我們好多人一早就在這裏等候了。”“不僅提高了大家的參與積極性,也弘揚了村莊的廉潔文化,真是一舉兩得。”黨員村民們邊觀展邊聽課,都對這堂清廉教育黨課讚不絕口。

黨課學習中,雙方黨員還圍繞“廉潔自律、勤政為民”的主題,進行了一場深入的思想交流。東錢湖洋山村村支部書記俞國寶分享了該村在黨建引領下推進鄉村振興的實踐經驗,從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等多個維度,生動展示了如何將黨的政策轉化為具體行動,帶領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通過與村幹部們的交流、村書記的分享,我們得到了最真實可感的入黨初心教育”大學生王淑婷同學說,在與村內老黨員的對話中他們了解了洋山村黨員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生動故事,深受感染和鼓舞,“與此同時我們也又找到了不少藝術創作點,比如從村黨員榜樣人物入手做畫冊、從村發展沿革畫牆繪等。”

據了解,當天黨課結束後,雙方黨員還進行了重溫入黨誓詞、清廉謎語競猜、製作清廉盆景展等活動,寧財院師生們還參觀了洋山村的特色農業項目和鄉村文化建設成果,了解農村發展現狀及麵臨的挑戰,進一步增強了服務基層、助力鄉村振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能參加這種活潑生動的黨日活動,讓我很激動。”洋山村八十多歲的老書記俞龍虎感慨地說道,“讓我們老黨員感受到了新時代思政教育的活力,是連接曆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的橋梁,是對傳統黨日活動模式的一種創新性嚐試。”
“讓學生從新時代廉潔教育和中華傳統清廉文化中汲取營養,創新創造,這樣的作品既展現了他們過硬的專業能力,也對他們進行了一次思想上的再教育、再洗禮。”寧波財經學院紀委負責人表示,通過藝術賦能形式開展“校村黨課”,有效賡續師生紅色基因,涵養了清風正氣,“下一步我們還將積極拓展廉潔文化與浙東文化、財商文化相融合,讓新時代廉潔教育進課堂、入實踐,推動學校大思政課建設和校地合作服務。”
“在‘七一’建黨節舉行這場有廉潔味、有藝術感的‘校村共上黨課’活動,不僅檢驗了學生專業學習與黨校學習的成果,更為探索校地黨建合作形式,共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了新思路。”寧波財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黨委書記張涼介紹,當前學院已依托寧波未來鄉村學院與寧波多個鄉村建立了未來鄉村實踐基地,形成了“大思政課堂”建設與校地服務合作的有機融合、雙向互動,不僅為學院學生課程思政教育、勞動教育提供了廣闊平台,也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藝術活力,“今後我們將進一步發揮專業學科優勢,以黨建聯建為紐帶持之以恒推動藝術賦能基層黨建,共同書寫黨建聯建、校村共建的新篇章。”(通訊員:張寧 徐凱陽 攝影攝像:胡鼎盛)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