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鄉見未來,我們啟航
為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精神,引領教育廣大青年學子在社會實踐中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共同富裕研究所霍增輝教授帶領中國計量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餘名學生組成“鄉見未來”調研實踐團。通過開展下鄉調研,對浙江省各地的農村進行實地考察,以問卷以及訪談形式,團隊持續關注農村地區共同富裕狀況。通過走近基層農村的普通百姓,掌握真實材料;通過對典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領導進行座談,了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的問題,瞄準提升農村集體經濟的約束條件,關注農村集體經濟如何支持農民共同富裕。
圖 1 “鄉見未來”實踐調研團
在正式下鄉調研前,霍老師帶領團隊研讀相關文件,針對“集體經濟”與“共同富裕”這兩個關鍵詞,設計完成調查問卷以及訪談提綱。他還對全體團隊成員開展了問卷、調查方法及研究方法的調查培訓,讓隊員們對於調研的理解更為深刻,還著重強調了安全注意事項。
二、杭州市臨安區石門村,村委帶頭文旅共富
團隊成員陸樺非走進了風景秀麗的杭州市臨安區高虹鎮石門村,對25家農戶開展調研和訪談。在調研前,熱情的村民和村幹部先帶著成員去了解石門村的基本發展情況,一路上介紹了石門村的悠久曆史和文化。
圖 2 石門村村碑石
圖 3 成員陸樺非與村書記交談
隨後,成員陸樺非走進村支書辦公室,與書記進行深入交談。他們村在共富裕道路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村委會定期派代表上門對獨居的空巢老人進行慰問;安排村裏老人進行每年一次的定期體檢;逢年過節村裏對村民進行慰問,如重陽節會發一定的禮金,元宵節發湯圓等。
石門村濃厚的曆史文化氛圍和精神文明建設也令成員們感到十分驚訝。村裏有專設文化禮堂,免費對村民和外來遊客開放高虹新四軍紀念館。石門村文化禮堂積極探索文旅融合模式,以龍門秘境新春年俗節活動為抓手,大力開展紅色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文化的傳承活動,在促進鄉村振興、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等方麵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圖 4 石門村高虹新四軍紀念館
圖 5 石門村華僑曆程
三、寧波市北侖區張姚村,黨群服務領路共富
團隊成員張菡宸來到寧波北侖南部的姚張村進行調研。讓成員們感受最深刻的是村裏的黨文化建設。姚張村隨處可見“不忘初心”“學雷鋒”等紅色標語。張姚村的黨群服務中心規模大、服務多:公共法律服務、人民調解服務、退役軍人服務、圖書流通、婦女之家等,這極大保障了村民安心舒適的生活。村內設立的助農金融服務點和村村通農信服務點,讓農民可以跟上時代發展步伐,滿足村民多方麵的生產生活需求,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質。
圖 6 姚張村村內景
圖 7 姚張村黨群服務中心
四、湖州市安吉縣大竹園村,鄉旅夢工廠實現民宿共富夢
成員董铖凡走進了浙江省安吉縣的大竹園村。該村所有道路由原來田埂路演化而來,竹、田、水等傳統自然村落的生產要素被保留。田埂兩邊的61棟安置房圍繞著田、竹等生產要素錯落布置,根據各戶不同的需求量身定製,每每新穎各異,呈現出自然生長的狀態。依照當地以木柴、竹籬笆為圍牆的方式,將圍牆降低,形成通透的景觀;細節上體現了這輩田園農居的特色,甘蔗脊、萬字花窗、山牆上海棠通風孔等突現了當地文化。景觀上恢複了原有江南水鄉的水係肌理、疏通了幹涸的暗渠,構建起縱橫水係,“家家畔水居,戶戶聞水聲”,串起每戶人家洗菜、洗衣和灌溉的生活之聲。
圖 8 安吉縣
圖 9 大竹園村景色
圖 10 大竹園村圍牆
圖 11 大竹園村內民宿
大竹園村成立鄉旅夢工廠,以監管村內的民宿。在村支部的領導下,民宿實行“統分結合、公司化合作”的運行機製。“統”體現村的集中管理,下分為五點:統一規劃、統一品牌、統一營銷、統一管理(接待遊客、分配客源、住宿餐飲定價、服務標準、統一收銀、食材供應、業務培訓)、統一物業。“分”則體現出村民各自的創新,下分為四點:分戶投入、分散接待、分幢管理,自負盈虧。在利益分配方麵,分戶經營者依靠公司強大的營銷策劃和合作社的統一管理,改變單打獨鬥、同質化競爭的經營模式,避免惡性競爭。這種創新的經營模式給成員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通過對大竹園村的調研,成員們真正體會到了因地製宜發展經濟帶動農民共富的時代價值。
圖 12 成員董铖凡與村幹部交流
通過此次調研,成員們對社會發展以及經濟的快速增長有了更為深入的體驗、更為深刻的理解。本次調研與團隊成員的專業知識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了各成員的知識技能,提升個人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為今後的學習和研究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調研數據也為接下來的研究奠定了數據基礎。(來源:中國計量大學;作者:柳琪)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