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實習編輯 趙瑞馨 通訊員 陳鴦鴦 陳英英)巴黎奧運賽場上,中國運動健兒激戰正酣,讓體育再次成為全世界的焦點。在寧波大學,正有一群大學生聚焦體育領域,通過體育領域的返鄉創業者,去探尋體育賦能鄉村的密碼。
7月9日以來,寧波大學體育學院“寧青築夢·螢火探興”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以“體育賦能鄉村振興的創業實踐與成效”為主題,深入鄉鎮、深度訪談,探究體育領域返鄉創業者的模式、困境與心路曆程,以期為鄉村振興貢獻體育智慧和體育力量。
為推動鄉村體育高質量發展,建立鄉村體育發展新格局,更好發揮體育在促進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體育總局等12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推進體育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的指導意見》,這也讓許多體育領域創業者堅定了信心,紛紛返鄉開啟了創業之旅。
寧波大學體育學院實踐團隊調研發現,目前體育領域返鄉創業者主要有“經濟賦能”“教育賦能”“文化賦能”三種模式,分別專注於休閑健身、青年教育和農文旅體融合,各自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能夠有人關注我們這個群體,感到很開心。”邱金草是“教育賦能”模式的典型代表。從浙江大學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畢業後,她返鄉創立了寧波動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探索自然教育與體育活動相結合的創業模式。
“很長一段時間裏,體育運動的價值及其重要性都被嚴重低估和忽視。家庭教育中,因課後學業忙碌,孩子的運動時間被嚴重壓縮;學校教育中,體育課經常被主學科替代的現象也屢見不鮮。”邱金草相繼推出自然徒步、自然體適能等項目,通過“將運動場地搬進自然”與”運動內容鏈接自然”的方式,讓孩子們在沒有天花板、沒有日光燈的自然環境中科學鍛煉,並通過自然情景創設、自然遊戲融入等手段激發孩子們的運動興趣,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高效完成體能練習。
毋庸置疑的是,體育運動是鏈接城鄉資源的良好路徑。鄉村有好生態、好風景、好資源,是拓展全域運動的天然體育場,深深吸引著囿於體育場地設施供給不足的城市消費者。然而通過調研,實踐團隊發現,在體育賦能鄉村的創業中也存在一些困境,主要表現在體育配置鄉村資源機製失當、體育助力鄉村振興的動力機製不足、專業運營人才匱乏等三個方麵。“當前存在會體育的鄉村建設人才留不住,而懂農村、愛農業、愛農民的鄉村人才多數不懂體育的現象。”團隊指導老師陳鴦鴦在帶隊調研時對這一點感受頗深。
“沒想到體育能夠在鄉村振興中有這麼多‘用武之地’,”團隊成員、寧波大學體育學院本科生吳俊海表示,“鄉村振興為我們體育專業大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舞台,也讓返鄉創業青年學子實現了個人價值與社會貢獻的雙重提升。”
未來,團隊還計劃進一步訪談更多體育領域返鄉創業者和專家學者,不斷探尋體育賦能鄉村振興新路徑新模式,為體育領域返鄉創業青年學子提供有益借鑒。
(責任編輯 餘新花 趙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