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讓竹林成為美麗鄉村的一道風景線!” 10月30日至11月1日,400多名來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主管部門的竹子領域專家學者齊聚在浙江農林大學,參加在這裏舉行的中國林學會竹子分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八屆中國竹業學術大會。與會專家聚焦“竹業科技創新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主題,為竹產業高質量發展集思廣益、建言獻策。
中國是竹子王國,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始終對竹子有著特殊的情懷。竹子既能提供良好的生態產品,又能提供獨特的物質產品和文化產品,在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經濟、促進增收就業、傳播生態文明等方麵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高度重視和關心竹產業發展,在南方各省考察時作出了“讓竹林成為美麗鄉村的一道風景線”的重要指示,提出了“以竹代塑”的全球倡議,為竹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新的挑戰,也賦予了林業科技工作者們新的使命、新的責任。
本次會議設一個主會場和三個分會場。在主會場中國竹產業發展論壇上,特邀專家藍曉光、周國模、於文吉、方偉、顧小平等分別做了《論史前中國竹林》《竹林碳彙監測與碳彙項目開發》《我國重組竹材發展現狀與關鍵科學技術問題》《實施竹產業三三發展戰略,建設中華美麗竹林風景線》《淺談竹林培育》等主旨報告,深度探討了竹業一二三產業發展及相關科學技術問題。
在第一分會場中國竹業青年學術論壇上,青年學者和研究生們重點向大會介紹了各自的研究進展;在第二分會場中小徑竹筍產業發展論壇上,研究人員和企業家就中小徑竹培育與竹筍利用專題開展了深入交流;在第三分會場竹亞科130年學術沙龍上,專家學者結合竹學史,就竹子分類與生物學特性向大會進行了精彩分享。
與會人員認為,我國竹資源豐富,竹林麵積達756萬公頃,2022年竹產業總產值達4153億元人民幣,從業人員總數達1700餘萬人。但從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角度看,仍然存在竹產業社會服務組織化程度不高,竹精深加工企業較少、三產融合度低;竹山基礎設施薄弱、竹林效益低下,竹產業勞動力成本持續攀升、經濟效益下降等問題。如何解決製約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卡脖子問題,促進竹產業實現高質發展,充分發揮竹業科技創新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作用,是全國竹業係統的使命之所係,也是高校、科研院所專家學者的重要使命。
與會學者表示,要緊緊圍繞“竹業科技創新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主題,突出以科技引領竹產業創新發展的理念,準確把握中國竹產業發展麵臨的新形勢、新機遇和新挑戰,準確定位未來一段時間中國林學會竹子分會的發展目標和今後的工作任務,團結和動員竹業界的廣大同仁,抓住機遇,開拓奮進,為實現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等國家發展戰略作出竹業貢獻。
浙江農林大學校長沈希表示,作為浙江省唯一的農林類重點建設高校,浙江農林大學始終將服務國家、省域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作為辦學使命。2022年5月份,浙江農林大學為高水平服務好竹產業發展,專門成立了浙江農林大學竹子研究院,並在人員編製、硬件設施、人事政策、平台資源等方麵給予竹子研究院以全力支持,要求竹子研究院緊緊圍繞國家、省域竹產業發展需求,舉全院之力加快竹子高值利用相關技術研發,努力產出一批解決竹產業發展“卡脖子”問題的創新成果,為實現“竹子下山、賦能共富”提供浙農林大人的智慧與方案。
據介紹,浙江農林大學從建校開始就開展竹類研究,是國內最早開展竹類研究的高校之一,在竹資源種質創新與精準培育、竹林穩碳增彙、竹基新材料智造與竹廢料高效綜合利用、筍竹高值化利用等方向做出了重要貢獻,讓“竹子成為一張A4紙”的刨切微薄技術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竹林碳彙領域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不僅如此,該校方偉教授等一批知名專家領銜的竹產業服務團隊,其足跡遍布四川、廣東、江西、安徽、貴州等多個省份,為地方竹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和技術助力,形成“一根科技竹、致富千萬家”的鄉村振興服務“金名片”。
(責任編輯 吳文建 趙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