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 (編輯 占塵雪)7月10日,溫州大學人文學院的“知語識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實踐隊赴澤雅鎮五鳳垟社區開展推普助力鄉村振興係列活動。
聆聽鄉音
“阿公,您聽懂普通話嗎?”“阿婆,您會說普通話嗎?”實踐隊一行人圍繞普通話的掌握情況跟村民們熱絡地交談著。“我聽不懂”是實踐隊在調查過程中最常聽見的話,也是他們在調查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礙。
在與村民們的交談中,成員們了解到,他們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鄉村,鮮少與外麵的世界接觸,也沒怎麼上過學,生活中很少用得到普通話,所以他們總說“普通話我說得不好。”
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是生活、發展的基本能力,影響著文化傳承、社會進步和國家發展。這次的五鳳垟之行,讓實踐隊成員意識到在鄉村推廣普通話的重要性。
了解鄉情
走訪時,實踐隊成員了解了當地特產——番薯棗、黃瓜幹、豇豆幹等,林婆婆還特意向成員們介紹了番薯棗的製作過程:“三月種下,九、十月就能收了,放在筐裏晾半個月後削皮,切成片曬一個星期,放在袋裏保存好就能吃了。”除此之外,林阿公還向成員介紹了五鳳垟地名中的“鳳”的含義,但他也遺憾地表示,關於地名的故事在逐漸流失。
語言文字是信息載體,承載著中華優秀語言文化。成員們也在走訪中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提升農村地區群眾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是實現享受精神生活和增強文化認同感的重要途徑。
記錄鄉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
新時代致力於鄉村振興的新生力量,在發展中注重鄉土味道。實踐隊成員在結束文字資料整理後,結隊在五鳳垟村參觀,考察五鳳垟的地形地貌特點,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在村民的口中得知,這裏春暖多霧,夏涼無暑,秋高氣爽,冬日低溫,日夜溫差偏大,日照充足,加上土壤肥沃,紅、黑砂土相摻,適宜農作物的生長。
感受鄉愁
實踐隊的調研小分隊在晨光中,迎著涼爽的清風,踏上了前往布袋垟村的路途。抵達布袋垟的村口,映入眼簾的是兩塊不規則的石牆,一麵石牆上寫著“布袋垟”三個大字;另一麵寫著一首席慕容的小詩——《鄉愁》。成員們感歎,這也許是給遠在他鄉的遊子們一個心靈的寄托。
目前,中國的鄉村振興正在進行著一係列的改革和提高,以求達到更高的水平和更好的發展。推廣普通話,有利於克服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對新農村的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關於加強高等學校服務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高質量推廣普及的若幹意見》也鼓勵高校積極參與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鄉村振興計劃。
溫大“知語識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實踐隊立足“語言”和“文字”兩大主線,基於不同鄉村的情況及特點,聚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鄉村語言文字應用現狀調研”“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傳承發展”三個方麵,將普通話與地方語言文化融合創新,挖掘鄉村優秀文化,增強鄉村文化創新活力,找回鄉村文化發展的內生動力。
(責任編輯 餘新花 陳顯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