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 (編輯 占塵雪 通訊員 陳勝偉)“作為學校的160支特派員服務團隊之一,我們尋訪‘千萬工程’、逐夢‘共同富裕’大學生社會實踐團,暑假期間將深入湖州市長興縣水口鄉,實地考察當地農旅發展現狀、特色茶葉基地,並通過問卷調查、走訪居民、參觀基地等形式,在實踐中感受‘千萬工程’實施20年來的發展變化。我們也將在實踐的基礎上撰寫調研報告,為當地產業發展提供新思路。”7月14日,浙江農林大學學生通訊社文化特派員誌願服務團隊正式啟程,10多名成員將利用暑假時間開展調研實踐,努力把科技和文化播種在鄉村振興大地上。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給浙江省科技特派員代表回信,信中肯定了浙江推行科技特派員製度20年以來,廣大科技特派員在之江大地田間地頭取得的豐碩成績,並著眼未來提出殷切期望。浙江農林大學自2003年開始選派科技特派員,他們“穿上白大褂可以在實驗室裏做研究,脫下白大褂可以走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民增產增收”,積極探索科技服務“最後一公裏”的鏈接路徑,為服務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今年暑假,為更好地發揮特派員在服務社會、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浙江農林大學成立了由科技特派員導師、文化特派員導師帶領指導的160支特派員服務團隊,其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隊60支,文化特派員服務團隊100支。
暑假期間,本碩博學生跟隨導師在實踐中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科技支農,服務鄉村發展。帶隊老師既當好科技特派員,也緊扣“三農”等社會實際問題,帶領學生們積極投身科技誌願服務事業;參與的學生們利用暑期時間,走進基層去,“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行動見真知”,在田間地頭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
據介紹,浙江農林大學科技特派員誌願服務隊將圍繞傳播科學思想、普及科學知識,開展各類有特色的科技誌願服務活動,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和農業科技創新發展。浙江農林大學文化特派員誌願服務隊將圍繞傳播農耕文化、生態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理論宣講,開展文化宣傳,打造特色農耕文化品牌,打造優質的農村發展環境,助力鄉村文化高質量發展,用先進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不同於普通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浙江農林大學特派員服務團隊更加側重於投身農村一線開展實實在在的科技、文化誌願服務,為鄉村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農民科普素養提升等付出智慧和努力,推動鄉村振興。”浙江農林大學團委書記魏玲玲說。
她表示,今年學校共派出160支師生團,他們將踐行“研必以報效祖國為己任,學必以服務人民為榮光”的科技誌願者精神,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在鄉村振興的大舞台上建功立業,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我們希望,特派員師生團誌願者服務隊成員能夠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深入鄉村一線,開展科技與文化交融的服務,打造我校科技特派員製度與人才培養深度融合的金名片。
“特派員服務團隊對於助力鄉村全麵振興、提升教師科研和社會服務水平、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作用。”浙江農林大學校長沈希表示,浙江農林大學一直是科技特派員製度的堅定踐行者,打造了“一根科技竹、兩顆富民果、三幅美麗圖、百名科技特派員”的“浙農林大模式”。學校組織特派員服務團隊,由導師帶著學生利用暑假開展實踐服務,深入鄉村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這是科技特派員製度與人才培養相結合的重要舉措,也是科技特派員製度內涵的再提升、外延的再拓展。
(責任編輯 吳文建 趙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