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大學教授科技助力杭州小鎮進入“低碳時代” 浙農林大王懿祥教授團隊低碳賦能杭州餘杭區百丈鎮
2023-06-24 12:49:00
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

  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 (通訊員 陳勝偉)近日,在浙江農林大學碳中和學院王懿祥教授團隊的技術支持下,杭州市餘杭區百丈鎮相繼發布了半山村碳中和發展白皮書、餘杭區百丈鎮碳中和發展白皮書、“竹筍碳標簽”“竹桌簽碳標簽”等成果……這一成果不僅明確當地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具體行動方向,有效助力杭州餘杭區百丈鎮開始步入“低碳時代”,也將帶動全省山區鄉村實現碳中和,並為促進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杭州餘杭區百丈鎮是“浙江毛竹之鄉”,擁有86%的森林覆蓋率和5.5萬畝的竹林,每年鮮筍的收入高達6635萬元。“群山湧翠,竹海茫茫”是百丈給人的第一印象,生態資源豐富是百丈最大的優勢。然而,近年來竹材料價格下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等原因,導致百丈毛竹產業遇到發展困境,竹農收益逐年下降。

  為破解竹產業發展困境,百丈以提升竹子全生命周期產業鏈附加值為主軸,把發展模式聚焦在鄉村綠色低碳發展路徑上,努力讓萬畝竹林成為低碳發展的共富林。憑借著優越的生態優勢,在王懿祥教授團隊的支持下,百丈鎮用三年時間開展的碳排放碳彙測算並進行了一係列探索實踐:探索村級尺度年度碳彙碳排放測算方案、發布低碳村規民約、低碳家庭評定標準、共建國際友誼四庫林,與阿裏巴巴探索竹林經營共富碳彙林項目,凝聚“西部富美”黨建聯建合力、成立竹產業鏈共富工坊聯合體……低碳賦能發展這條路,百丈越走越寬廣。

  2021年,在浙江農林大學碳中和學院王懿祥教授團隊的技術支持下,半山村首創村級尺度碳排放碳彙測算,並得出一個重要結論:2020年和2021年半山村已連續兩年實現碳中和,還有多餘的14601噸碳彙可供其他地方抵消碳排放,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零碳村”。經過半山村的試點之後,王懿祥教授團隊將碳排放碳彙測算已覆蓋百丈全鎮6個村,編寫了1(鎮)+6(村)碳中和發展白皮書。

  百丈鎮碳中和發展白皮書由背景與意義、潛力與挑戰、年度碳彙量、年度碳排放量、碳中和率分析、實現碳中和舉措、結語等七個部分組成。隨著白皮書發布會上的宣布“百丈鎮2021年碳中和指數為1.60,已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全國首個鄉鎮級碳中和白皮書與首個經過科學測算的碳中和鄉鎮誕生了。

  除了碳中和發展白皮書,王懿祥教授團隊還發布了“竹筍碳標簽”、“竹桌簽碳標簽”等成果。其中竹筍碳標簽結果顯示,百丈毛竹筍碳排放量為0.316千克二氧化碳當量每千克竹筍,跟低碳理念改造之前的竹筍生產管理模式相比減碳21.2%。百丈鎮開發毛竹筍碳標簽有助於帶動全鎮實現竹筍生產管理綠色轉型、有助於推動毛竹筍產業低碳高質量發展。此外,竹桌簽碳標簽顯示,生產1個竹桌簽碳排放量為-0.190 kg 二氧化碳當量,體現為淨碳固存,與常用的亞克力桌簽相比減排235.7%。百丈政府率先倡導踐行以竹代塑,並成功研發竹膠板桌簽和竹片桌簽兩代桌簽生產技術。

  “在低碳理念大力推廣的當下,‘兩標一書’的發布應用,也將進一步推進百丈的竹產業全麵提檔升級,走出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推動共同富裕與碳中和目標同步實施,將進一步督促生產企業研發低碳技術,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同時也為全國山區鄉鎮綠色發展提供可推廣可複製的實踐、經驗、做法。”王懿祥教授表示,“各地鄉鎮都可以來算一算,離碳中和有多遠?”

(責任編輯 餘新花 趙洪河)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