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編輯 邱彬鑫 通訊員 潘龍飛)近期,由溫州大學19級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齊子欽和20級物理學(師範)專業毛文傑等本科生組成的科研團隊,在導師朱海永教授的指導下,成功研發出“緊湊型573nm黃色激光光源”。科研團隊撰寫的“緊湊型被動調Q KTA/RTP 拉曼自倍頻激光器”和“麵向眼底病治療應用的拉曼變頻573nm黃色激光光源”兩篇論文先後被第二十五屆全國激光學術會議和第二十二屆國際眼科學學術會議錄用,做會議報告交流,獲同行關注和好評。
齊子欽參加國際眼科學學術會議交流
毛文傑參加全國激光學術會議交流
隨著激光技術和醫學的快速發展,激光在醫療領域特別是眼科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中,黃光激光由於具有葉黃素吸收小,血紅素吸收高的特性,易於穿透核硬化白內障治療微動脈瘤及黃斑水腫的血管病灶,是眼底病光凝治療的理想激光。該團隊在同一塊非線性光學晶體中實現受激拉曼散射和二階非線性倍頻兩種非線性效應,並結合Nd:YAG/Cr4+:YAG鍵合晶體的使用,使得微脈衝黃光激光光源的結構小型化,更緊湊,為眼底病光凝治療提供了一種成本更低,使用更便捷的潛在光源。
該學生團隊依托浙江省光電功能器件及數字化檢測國際合作基地(溫州市微納光電器件重點實驗室)開展課外科研活動,發表多篇SCI/EI收錄論文,相關研究工作曾被光行天下等行業媒體報道。
據悉,溫州大學曆來重視本科生教學質量,學校通過積極引導學生組團參與教師科研和參加學科競賽,培養學生科學探索和創新能力,成果顯著。
(責任編輯 吳文建 趙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