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 (記者 占塵雪 通訊員 李孜慧 蔣加之)“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青年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賡續紅色根脈,立誌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近日,由校黨委宣傳部主辦,校團委、校語委協辦的“一起向未來”第三十一屆“北極星”朗誦比賽決賽在倉前主校區叔同劇場舉行。
本次比賽決賽有近200名師生在現場觀看決賽,近20000人次在線上觀看了直播,校黨委副書記應飆出席。
據了解,活動自5月啟動以來,來自全校各學院的600餘名學生報名參賽,最終有16組選手脫穎而出,進入決賽。
“沉浸在嘉陵江的濤聲裏,我遙望著天際,那一年的盧溝橋,槍炮聲響起……”來自經亨頤教育學院的李加誠、黃芷杉和鄭爽用一首《請銘記,霧重慶》,一字一句、鏗鏘有力地敘述著人們對抗日戰爭永不遺忘的記憶“;過去的十八洞村‘山溝兩岔窮均址,每天紅薯包穀粑’,現在的十八洞村農家樂開辟了致富路。”錢江學院學生帶來《十八洞村的笑容》,講述黨員民眾同心協力脫貧致富的魚水情;《永生的和平鴿》把觀眾的思緒帶回三十多年前與同學們同齡的中國士兵上,戰火的喧囂聲敵不過戰士的呐喊,那嘹亮的鴿哨傳來勝利的消息;《我們的青春》通過新舊中國兩個時空同齡人之間的對話,生動地表現了什麼叫“清澈的愛,隻為中國”;《早冬》講述了1977年冬天,小工廠裏積極報名參加高考的職員和暖心支持的廠長之間的故事;還有訴說黃河兒女團結、務實、開拓、拚搏、奉獻精神的《黃河之水天上來》……一個個精彩的聲音,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把觀眾帶入到文學的殿堂之中。
最終,錢江學院蔡新奇、陳小佩、張可三位同學以作品《十八洞村的笑容》獲得專業組一等獎。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謝文龍、人文學院朱瑾文、經亨頤教育學院吳嘉玲、公共衛生學院顧家其以作品《早冬》獲得非專業組一等獎。並列獲得非專業組一等獎的還有人文學院蔣沈萌、羅昊、王嘯宇、李婭嫻的作品《永生的和平鴿》。
專業組一等獎——《十八洞村的笑容》
非專業組一等獎——《早冬》
非專業組一等獎——《永生的和平鴿》
評委黎越和黃嶽傑對選手們的表現給予肯定,他們表示,看到同學們的激情朗誦,青春的力量,讓人非常感動,由心底發出的朗誦賦予了作品靈魂。朗誦是一種靠表達力去感染觀眾的藝術,要用細膩的情感,用心去朗誦,希望同學們繼續學習,紮實基本功,體會語言的表達力和情感的細膩,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據悉,“北極星”朗誦比賽自1988年開賽以來,憑借極強的文藝表現力,吸引了一屆又一屆的師生參與和關注,同時也挖掘、培養了眾多的朗誦和主持人才。該活動在2011年曾獲教育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
(責任編輯 吳文建 陳顯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