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大學浙中科創走廊成果轉化對接會暨現代科技學院科技成果推介會成功召開
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編輯 邱彬鑫)10月28日下午,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聯合中國計量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舉辦中國計量大學浙中科創走廊成果轉化對接會暨現代科技學院科技成果推介會。義烏市佛堂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朱國林、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院長葉子弘、中國計量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亮、義烏市科技局副局長丁國強、義烏市佛堂鎮黨委副書記金小丁、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副院長周曉江、陳誌慶、中國計量大學科技成果轉移中心主任戰國科以及20多家企業代表參會。大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由曹明竹主持。

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院長葉子弘致歡迎詞
葉子弘院長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並簡要介紹了學院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方麵的情況以及校企地產學研合作、科技平台搭建、科研團隊的建設情況。她表示,此次推介會是學院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次集中展示,是學院提升社會服務能力的一次重大實踐,更是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通道的一個重要舉措。

義烏市佛堂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朱國林致辭
朱國林鎮長介紹了佛堂工業園區的發展情況及產學研聯合體建設情況。他表示,佛堂鎮作為全國25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製改革試點”和浙江省27個“小城市培育”試點之一,借助全省第四大都市區建設、雙江湖科教園區發展等契機,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全鎮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49.4%。佛堂鎮作為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在義烏的首個戰略合作簽約鎮街,希望與學院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領域開展合作的基礎之上,雙方合作 “更上一層樓”。

義烏吉利動力總成有限公司計量檢測中心主任李立國致辭
李立國主任介紹了吉利汽車集團、義烏吉利動力總成有限公司的基本情況以及計量檢測中心校準實驗室、檢測實驗室所開展的熱工、力學、長度校準以及無損、疲勞耐久檢測等業務和技術人員情況。希望雙方以共建計量檢測技術研究中心為切入點,開展全麵深入、長期持續的科技合作。

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中國計量大學浙中南分網點)

中國計量大學科技成果轉移中心(金義科創廊道分中心)
在授牌儀式上,陳亮向周曉江授予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中國計量大學浙中南分網點)銅牌,戰國科向唐喬授予中國計量大學科技成果轉移中心(金義科創廊道分中心)銅牌。

揭牌儀式
在揭牌儀式上,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院長衛東與李立國共同為中國計量大學-吉利汽車集團(計量檢測技術研究中心)揭牌,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陳紅岩與馬中生共同為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義烏清越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信息科學研發與教學實踐基地)揭牌。




產學研合作協議簽約、成果推介
本次推介會中,進行了產學研合作協議集中簽約儀式,義烏市鼎邦文體用品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與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簽署全麵產學研合作協議。在科研成果及科研團隊推介環節,中國計量大學科技成果轉移中心共推介了222項可轉化專利成果,涵蓋光電技術、電氣元件、測量裝置和生命健康等領域,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推介了綠色製造與碳治理、生命健康、數字化、中東歐、共同富裕和工業設計“產學研”等六個優勢特色科研創新團隊。

路演項目推介
在路演環節中,中國計量大學陳紅岩、柯海森、王進卿、朱麗雲、張新娜和陳少華老師推介了包括智能監測、智能算法,能源清潔、生命健康、視覺檢測及製造協同雲平台等優質成果,並就成果的合作方式與參會企業進行了深入交流。
市政協委員、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黨委書記張勇教授表示,科技成果對接會及成果推介活動是充分發揮政協“民生議事堂”平台的聚智助力作用,積極響應黨的二十大報告“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科技強國戰略要求的有效路徑。現代科技學院還將持續在科技、人才、社會服務等方麵推進區域合作和校企地共同創新,用實際舉措助力義烏高質量高水平建設世界小商品之都。
本次推介會由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聯合中國計量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主辦,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科技與社會合作處承辦,義烏市佛堂鎮人民政府、中國計量大學科技成果轉移中心(金義科創廊道分中心)、中國計量大學金華技術轉移中心、中國計量大學義烏技術轉移中心、義烏市數字經濟學會(籌)共同協辦。
(責任編輯 餘新花 趙洪河)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