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張佳雯)建團百年,青春敢當。為積極響應團中央“賡續紅色血脈,挑起時代大任”的號召,浙江理工大學紅色研學團成員於近日前往享有“天然中藥材資源寶庫”美譽的磐安縣,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共創致富之路”主題實踐活動,探索磐安“藥”強之路的致富密碼。
本次實踐活動分為座談宣講和考察走訪,主要內容包括與磐安中藥材產業協會和磐安中藥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協助舉辦調研座談會、“新時代磐安中藥產業的複興之路”主題宣講、磐安石秀鐵皮石斛種植基地實地考察以及浙八味中藥材市場調查走訪。
座談宣講篇
座談會的主要內容為總體經濟狀況、藥材種植曆史、目前發展問題以及未來發展期望四個部分。磐安中藥材產業協會會長楊定升,協會秘書長陳海軍,磐安中藥產業發展促進中心黨組成員、市場部部長陳美萍以及研學團成員們參與了本次調研座談會。
座談伊始,陳美萍簡要介紹了磐安縣整體的經濟發展狀況。據介紹,磐安縣經濟總量隻占全省的 0.17%,但中藥材產業產值在全省的占比達到了 9.5%,因此中藥材產業是該縣生態富縣、生態富民的重要依托。
隨後,楊定升舉例講述了磐安縣種植中藥材的曆史和現狀,原來早在唐宋時期磐安就有相關種植記載和市場交易古跡。同時他以“貝母換車”“白術蓋樓”等生動的故事幫助大家理解中藥材的市價以及村民如何致富。
陳海軍提出,磐安縣是藏富於民的典範,但由於缺乏大型工業在經濟上的支撐,微薄的財政收入使得政府難以在民生民計等問題上施展拳腳,難以為全縣的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技術人才在政策製度上的支持,從而使得磐安縣民雖富但仍處於山區26縣之列。
楊定升還以磐安縣世代種植中藥材的秘密提出對未來發展的期望,他認為,對於磐安縣的村民來說,種植中藥材不僅是一種謀生手段,更是一種祖輩相傳的情結。他期望未來的年輕一代能夠將這種家鄉情結傳承下去,不斷壯大磐安的“藥”強之路。
據介紹,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磐安縣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深刻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內涵,紮實踐行“兩山”理念,因地製宜,發展特色產業,實現了從“最貧困”到進入與全省同步決戰高水平全麵建成小康社會行列的跨越。
為更好總結磐安縣發展的問題和經驗,為山區26縣創富共富提供借鑒和啟示,實踐團李馳躍同學在磐安中藥產業中心進行“新時代磐安中藥產業的複興之路”主題宣講,傳達了磐安縣借助新時代數字賦能的力量,努力朝著種活“一株草”、做精“一味藥”、山區變富饒的共富目標不懈奮鬥的“藥”強精神。
考察走訪篇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與磐安中藥產業發展促進中心的座談會上,實踐團的成員們對磐安“中國藥材之鄉”的由來和發展已有了理論層麵的基本了解。但中藥材究竟是如何種植、生產並帶領村民走向致富之路,光有紙上的數據和報告不足以解惑。為此研學團成員們在磐安縣中藥材產業協會副會長、基地負責人鄭方正的陪同下,前往磐安石秀鐵皮石斛種植基地進行實地考察。
“村村種藥材,處處聞藥香”,這是前往基地的途中成員們發自內心的感受。到達基地後,鄭方正先向成員們簡要介紹了基地目前的種植規模和基本情況,並帶領大家上山識藥。山上藥材種類繁多,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藥材學名牌子。“不是醫生開的方子不對,而是藥材的藥效不對”。鄭方正以四種鐵皮石斛為例,向大家講解了在不同的生長環境下藥材的藥效是如何變化的。這樣成員們深刻感受到,要想種植出一味好藥,離不開對藥材生長環節每一步的精細把控。
在基地裏,還有不少坡度較大的崖壁,成員們不禁對其種植技術感到好奇。鄭方正解釋道,“把鐵皮石斛種在崖壁上是為了模仿最適合其生長的丹霞地貌,這種培養方式回歸了天然的生長環境,培育出來的鐵皮石斛藥效是最好的。”。
此外,鄭方正還向大家介紹了林下培養技術,樹上種植鐵皮石斛,樹下套種林下鐵皮石斛和黃精,這樣不僅多了一份經濟收入,還能充分利用資源。為進一步推廣林下生態栽培技術,基地采用集中講座、現場觀摩、技術輔導等方式,為周邊農戶開展農業標準化知識、鐵皮石斛栽培技術等培訓,真正做到了以一己之力致富一方百姓。最後,鄭方正還向大家介紹了白術、黃精等中藥材的炮製工藝,並從中醫的視角為大家普及了燒傷燙傷該如何用藥等醫學知識,成員們收獲頗豐。
參觀完種植基地,鄭方正帶領大家前往浙八味中藥材市場進一步感受中藥材的魅力。中醫素有“藥食同源”之說,不少中藥材除了藥用還可以烹製成養生美食。實踐團的成員們品嚐到了黃精桃酥、黨參排骨湯、茯苓饅頭、鐵皮石斛汁等極具特色的藥膳美食,為本次實踐之旅增添了豐富的味覺色彩。鄭方正還提出,目前的中藥材市場仍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諸如農戶賣不出好價錢、買家買不到好藥材、賣家不懂什麼是好藥材等現象普遍存在,他希望未來能夠借助數字化技術和平台的力量讓交易信息更加公開透明,讓中藥材更好地帶領磐安百姓走向富裕。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到磐安,不知藥之香也。本次調研之旅不僅讓研學團的成員們加深了對磐安中藥材從種植、生產到交易的全麵了解,還深刻讀懂了磐安縣立足發展實際,錨定中藥材產業跑道,走向共同富裕的“致富經”,從而進一步領悟到自身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中堅力量,有責任和義務助力奮鬥基因傳承有序,紅色江山守護有方,把優秀經驗傳播到更為廣闊的天地。
(責任編輯 餘新花 趙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