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信息技術分院暑期三下鄉實踐:重走紅色征途 紅色地標築初心
2022-07-22 14:00:00
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

 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 (編輯 陳顯婷 占塵雪)近日,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信息技術分院小分隊以“紅色基因永相傳,奮進喜迎二十大”為主題前往杭州建德市城鄉開展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

  信息技術分院暑期三下鄉實踐小分隊,以建德紅色教育地圖初心之行為切入點,以“尋訪紅色基地,編撰紅色手冊”為目標,借助當地的紅色文化地標,以參觀學習、沉浸式體驗、主題微宣講等形式,學習紅色故事、體悟紅色文化來編撰紅色手冊。通過調研紅色基地,追憶風雨路,體會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和將革命曆史知識、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以旅遊的方式傳遞給了廣大青年,展現了青年清澈純粹、銳意進取的精神氣質,引領帶動廣大青年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底氣。

 永遠跟黨走 青春獻事業

  活動開始,信息技術分院暑期三下鄉實踐小分隊來到建德市郭村農民暴動紀念館參觀,在這裏,小分隊了解了郭村農民暴動的曆史,館裏長街行“慷慨丈夫誌,從容作楚囚。快刀如飲雪,不負少年頭”令大家慷慨萬分。

  隨後,小分隊出發前往中共建德小組紀念館,據負責人介紹:“中共建德小組的建立,標誌著建德的革命鬥爭進入了新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曆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曆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

  隨後,小分隊來分別前往千鶴婦女精神教育基地和嚴州中學校史館參觀。在嚴州中學校史館,大家了解到了學校的變遷與發展,觸摸到了嚴中人堅定而又明晰的腳印。在浙大西遷建德辦學舊址,小分隊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竺可楨老校長在辦公桌上工作的影子和教室裏學生埋頭苦讀的場景。緩過神來,這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年,而這些也已經成為了曆史。

  “我們既要學習革命先輩不怕困難、頑強拚搏的革命精神,也要學習革命先輩堅定理想信念、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的革命精神。”活動當晚,小分隊開展了座談會,總結了一天下來對五個紅色基地的感想。

 歲月易流轉 黨魂永存心

  次日,信息技術分院暑期三下鄉實踐小分隊來到了建德革命烈士紀念碑,不管時代如何變遷,革命先烈們前赴後繼、造福後人的高尚品格不會被遺忘,他們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和為人民、為革命的奉獻精神萬古長青。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今天人民的幸福和諧。

  小分隊又奔赴了“雙童”烈士紀念館和合作化模範鄧家鄉紀念館。雙童烈士紀念館是童祖愷和童潤焦的家族活動場所,也是大革命時期建德地下黨的重要活動場所之一,具有重要的曆史意義和教育意義;合作化模範鄧家鄉紀念館則為兩層民國時期風格建築,收藏了許多與當時相關的展陳品,既構建了貫通曆史的橋梁,同時寓意年輕一代牢記使命、負重前行、合作互助的繼承。

  在新安江水電站展覽館,小分隊被大壩所震撼。來到展覽館後,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讓小分隊成員仿佛回到了從前。記者了解到,這個發電站是中國第一個自主研發、建造的水電站,是中國水利水電事業史上的一座豐碑。雖然小分隊的成員們並未親曆曆史,卻能從黑白舊照和曆史遺物中感受到當時青年的覺醒。

  逐夢心向黨 黨旗存我心

  活動第三日,信息技術分院暑期三下鄉實踐小分隊第一小分隊精神抖擻 ,一大早就趕到了橫崗紀念館。館中設置了橫鋼故事、橫鋼珍存等17個小板塊,每個區域都有豐富的展陳內容。看著一麵麵的介紹版,成員們仿佛重回了幾十年前的煉鋼場,看著當時的全景照片,感覺照片也有了敲鋼聲——這不僅是力量的聲音,更是工人們堅定信念的呼聲。

  隨後,小分隊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壽南暴動紀念館,壽南暴動是浙西革命鬥爭史上一個特殊而意義深遠的曆史事件,是地下黨在此活動和發展黨員的地方,展示了共產黨推翻國民黨反動派取得勝利事件。

  踏著日落,小分隊來到王根鳳紀念館。王根鳳展館是為了紀念李家鎮沙墩頭村烈士王根鳳而建。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她為了保護群眾安全,遇到塌方事故臨危不懼,舍己救人,獻出了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王根鳳的事跡展現了一名共產主義戰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成員們紛紛表示,要學習和傳承共產主義人不畏艱苦的精神,更好地傳承王根鳳精神。

  盛夏的酷熱,絲毫沒有影響小分隊的進程。在各位成員的努力下,不僅完成了任務,還加深的情感。一起了解紅色基地,一起克服困難到達目的地,對於小分隊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件難得的事情。

 永遠跟黨走 邁向新輝煌

  活動第四日,信息技術分院暑期三下鄉實踐小分隊第一小分隊來到了江西縣政府紀念館,看著紀念館裏一樓金簫支隊活動事跡和二樓的紅色影像及口述資料,成員們體會到了先輩們生活的不易。為了反對國民黨反動派,以王伯達等人為中心成立了江西縣政府,為人民革命做出貢獻,令大家感動不已。

  休息一會後,小分隊興致高昂地前往蔣治烈士故居。烈士這個詞語對於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經曆過戰亂的成員來說似乎有些遙遠。“很慶幸,在蔣治烈士故居中我們能走進最真實的他們,可以進一步了解他們的故事,體會他們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小分隊成員感歎道。

  隨後,隊員們出發至陳白懷事跡紀念館參觀,館內對陳懷白先生的成長、生平事跡、曆史傳承等進行了充分展示,是具有地方特色和紅色革命意義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踏進這座記載著陳懷白同誌光榮事跡的展館,隊員們仿佛能夠從四周的史料中感受到她的存在,傾聽她的故事並且傳承她的精神。

  此次參觀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張張曆史畫麵、一段段文字說明,生動活潑地演繹那段崢嶸歲月。同學們作為黨的陽光下哺育的花朵,應該珍惜當下,提升綜合素質,能擔負起建設新中國的重任,不辜負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今天。

青春不停步 永遠跟黨走

  活動的最後一天,小分隊全體成員共同參觀了中共嚴衢工委紀念館,館內分為“黎明前的黑暗”“播撒希望的火種”“開辟嚴衢地區”“嚴衢全麵解放”等4個篇章,通過展出的照片、文稿、模型、實物等,呈現共產黨人在大同解放戰爭時期的光輝曆程。無論時光如何變遷,曆史都會永恒地存在著,它聯結著過去與未來,也在當代人的血脈中流淌。

  隨後,小分隊又前往壽昌南浦革命鬥爭史紀念館,館內設有三個展廳,設置三個主題,通過實物、圖文、沙盤等方式,展現了當時壽昌南浦人民為取得革命勝利而進行的奮鬥曆程。在此,大家了解到了革命先輩領導起義的英勇事跡,在黨史學習中汲取繼續前行的智慧的力量。

  “至此,短暫的三下鄉活動已經結束,在這短短的幾天時間裏,我們完成了對18個紅色革命基地的參觀,也了解到了許多曆史背景和傑出人物,雖然人生地不熟的我們在路途中非常坎坷,但最終,我們收獲頗豐。讓我們一起努力,以夢為馬,不負韶華,來日方長,未來可期!”小分隊成員感歎道。

  (責任編輯 餘新花 趙洪河)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