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家小學又添打卡新坐標:211生命探秘中心驚豔亮相
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通訊員 劉睿欣)園裏養蝴蝶,約課農學博士,還能租房當房主?綿綿秋雨,但濮家小學集團萬家校區體育館內卻熱鬧非凡,211生命探秘中心啟動儀式正有聲有色地在此進行。
場室建設推動理念傳遞 儀式傳播引發情感共鳴
211生命探秘中心借助萬家校區211空間為場地基點,以基於問題解決、學科整合、真實情境的學習為理念,巧妙利用走廊、轉角等原有空間和布局,新設“蝶穀”、“博苑”和“花圃”,形成以“生命探秘”為主題並可常態化供學生實踐探究的新型學習空間。

啟動儀式上,蝶穀小穀主和博苑小博士向廣大師生發起三大征集:
1.蝶穀昆蟲飼養箱“良屋誠租”,業主需負責昆蟲日常飼養和維護,租金為每周一篇觀察報告,撰寫“飼養計劃”進行申請;
2.每月開展“一期一會”的問題與提案征集,把寫好的卡片投入征集箱,不但有可能被展示,更有機會成為項目研究負責人;
3.誠邀能勝任研究工作的同學撰寫申請書並讓家長寫好推薦語,遞交信箱成為生命探秘中心研究團隊預備成員。
多場景應用打破學科界限 互動體驗推動探究興趣
211生命探秘中心集標本製作、羽化牆、人工氣候箱、氣霧栽培、魚菜共生、沙漠環境模擬種植、立體多肉種植等為一體,模擬科研機構、智能實驗室等社會環境,學生可以在這裏進行植物趨光性觀察、小雞孵化、生態係統探究、昆蟲標本製作、生態環境數值分析等研究。除社團、學後托管時間,生命探秘中心還可以作為藝術寫生、觀察日記撰寫等的課堂教學場所。多樣態的空間組合適用於自主探索、集體授課、小組探究或項目開展,讓學生實現學習方式自由組合。


我們有理由相信,當學生從知識的接受者、消費者轉變成探索者、創造者,學習的過程才更有效。因此,211生命探秘中心以多樣牆飾隱含課程資源,鼓勵學生自發、自主記錄生成性發現,使之成為小小科學家的成長搖籃。
項目化學習自然開展 深度學習樣態自然發生
處在開放走廊上的生命探秘中心不僅是“雙減”好去處,更是課間學生的“網紅打卡處”。在駐足觀察中,學生想要探究的問題也就油然而生。
來自萬家六年級的小藍同學最近就成為了“魚菜共生”項目的研究成員,他時常向來往的低年級的同學們介紹道:“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會給小魚提供氧氣,小魚的排泄物又會作為植物的養料,它們就達到了協同共生。”同時,他又好奇往池中增加什麼生物可以做到不破壞生態係統的情況下又提高它的穩定性呢?生命探秘中心的“專家約課製度”給了他不少的幫助,學校在師資方麵加大了國內院校及科研院所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聯動“百名博士進校園”、“院士進課堂”等活動,以“約課”“問診”等多種實施方式助力學生自主探究、深度學習。


濮家小學致力以新型學習空間促進學生靈動的學習,不論是濮家三場,亦或是211空間,它們都聚焦核心素養,開展項目學習,撬動學教變革,培育“211”人才(2項體育運動技能,1項藝術技能以及領銜1次項目式學習)。而211生命探秘中心是其中有效推進的一次落地,更是“雙減”背景下學校減輕學生作業負擔、保證課後育人活動和校內學足學好的堅實保障!
(責任編輯 餘新花 趙洪河)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