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最年輕的印尼博士生 寧波諾丁漢大學24歲博士生為廢舊鋰電池資源回收提供可行方案
2021-05-13 14:17:00
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

  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實習記者 王勃瑛 通訊員 馬飛迪)近日,印尼地方媒體頭版報道了在中國取得博士學位的最年輕印尼學生。他正是從寧波諾丁漢大學畢業的博士生Samuel D. Widijatmoko。他的博士研究成果為動力鋰電池資源回收提供了一套可行性方案。

最年輕的化學工程博士

  Samuel D. Widijatmoko於去年11月完成他在寧波諾丁漢大學的博士研究課題並且通過了答辯,拿到了化學工程博士學位,刷新了印度尼西亞人在中國取得博士學位的最小年齡記錄,當時,他才24歲10個月。

  來到寧諾之前,Samuel一直在印度尼西亞當地就讀。但在看到中國巨大經濟、科技潛力之後,他聽從了家人的建議,選擇了寧諾。他希望在中國的這所與眾不同的高校內,完成自己的本科學習。Samuel說,他很喜歡在寧諾學習的時光,也很喜歡寧波這座友善的城市。“這裏豐富的國際化資源,眾多優秀的夥伴,讓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完成本科學習後,他萌生了繼續攻讀博士的打算。為了完成自己的博士研究課題,Samuel每天要花七個小時做實驗,三個小時整理數據與查閱文獻。這份自律與刻苦,使得他在導師Philip Hall博士和英國諾丁漢大學Michael W. George教授的指導下,提前並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博士學業。2018年,他還獲得了由英國化學工程師協會(IChemE)舉辦的第30屆馬來西亞化學工程師國際研討會的“最佳報告獎”。

  他的導師Philip Hall博士表示,Samuel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非常刻苦用功的學生,很高興可以看到他獲得這個榮譽。他的研究對於全球危險廢棄物處理和循環經濟的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

有責任感的工程師

  據Samuel介紹,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2015-2020年中國鋰電池的產量不斷增長。去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產量達188.45億隻。隨著帶來的則是廢舊鋰電池的回收處理難題——其含有的的重金屬和有機溶劑一旦浸入土壤和河流,被農作物吸收或在魚類中富集,將對環境帶來嚴重的危害。此外,鋰離子電池中的鈷、鋰和鎳等屬於稀有有價金屬,任其流失也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

  Samuel的博士研究課題正是從廢舊鋰電池中回收鈷這一稀有元素,用來製造新的鋰電池,實現材料的閉環使用。Samuel表示,“和石油一樣,稀有元素在地球上的儲量也是有限的,不加以合理的開發利用,總會有用完的那一天。”他開發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技術不僅實現了正極材料所富含的鈷鋰的有效富集,同時將負極石墨材料、銅鋁箔片以及隔膜材料分選回收,實現了集成式的動力鋰離子電池的綜合回收,極大程度上提高了現有工藝的綜合回收效率與環保效益。

  目前,該項目已經完成了實驗室規模的研發。Samuel作為第一發明人,為該項目申請了發明專利,有望在將來得以實現更大規模的應用。他本人也已經以博士後的身份加入英國諾丁漢大學強有力的光電研究團隊,繼續他的科研生涯。

  Samuel表示,他為自己的工程師身份深感自豪。“步入21世紀,人類麵臨諸多挑戰——全球變暖、能源短缺、生態惡化……作為一名工程師,我希望能發揮所長,努力解決人類麵臨的困境,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環境。”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