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向黨·繪藝家國 杭州市天藝幼兒園“我是一個兵”親子運動會暨第二屆天藝童玩節精彩呈現
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記者 張可寧 通訊員 宣瑤黎)80後、90後的我們,童年的記憶,是自行車的後座,是少年宮的大飛機,是冷飲店的冰棍,是小書攤的連環畫……每一幕溫暖都渴望有父母的陪伴。但當我們也成了父母,卻是否忙於加班工作,忙於奔波在各種課外培訓的接送途中,又或是忙於擺弄手機?
100年,時代更進記憶更新,紅色精神的傳承應細水流長,親子陪伴式教育應提升質量。作為生長在紅旗下幸福的一代應了解革命曆史,傳承革命精神,開啟革命新篇章。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擁有獨立、完整的人格,健康的性別角色發展,自信、勇敢、創造的品質,都離不開爸爸的高質量陪伴。
4月18日,杭州市天藝幼兒園攜同吳山幼兒園歡聚在清河實驗學校,共同舉辦“我是一個兵”親子運動會,獻禮建黨100周年。本次活動我們將主場交於爸爸和孩子,暫時放下忙碌的工作,作為孩子的玩伴,共赴一場運動盛宴。
一、展現自我 綻放光彩
本屆親子運動會杭州市天藝幼兒園結合愛國係列繪本,將課程化、藝術化、軍事化融合一體,開展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親子軍事運動會。旨在通過一係列陸軍軍事遊戲活動,在爸爸的陪伴下增強幼兒的光榮感和使命感,引導幼兒厚植愛黨愛國的情懷。

11個班11本愛國繪本,每個班都用自己的藝術形式在主席台前展現自我、綻放光彩,用藝術的語言詮釋繪本的內涵、展示紅色革命的曆史。
看,孩子們一身迷彩,用自己的方式演繹了“向上向美、團結靈秀,童心向黨,繪藝家國”。瞧!他們正邁著鏗鏘的步伐,昂首挺胸向我們走來……

“紅星閃閃隊”手拿紅星高舉五星紅旗,將《閃閃的紅星》潘冬子的愛黨愛國情懷展現得淋漓盡致。“小英雄隊”齊聲朗誦自編詩歌,把《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娓娓道來。“天天向上隊”手戴手環高舉手牌,將《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中的忠告牢記在心。“紅孩子隊”一曲紅歌獨唱與綢帶伴舞,將《紅孩子》中一群有信仰的孩子生動演繹。“五星紅旗隊”展示《我愛五星紅旗》的內容,用橫幅和彩球表達對五星紅旗的熱愛和尊重。“飛鳥星星隊”用手勢舞表達他們對祖國媽媽的熱愛,《我愛你中國》南湖星火漫天燃,照亮中華一百年。“雞毛信隊”用表演生動演繹《雞毛信》的經典,一個關於海娃與日本人鬥智鬥勇的故事,一個關於一封雞毛信解救無數人的故事。“倔強的小紅軍隊”邁著整齊的步伐好似述說著《倔強的小紅軍》中紅軍二萬五千裏長征的英雄事跡。“小小遊擊隊”《少年遊擊隊》衝鋒號響起,五星紅旗屹立不倒,爸爸們扛起小小遊擊員們奮勇向前衝,展現了革命薪火永不息、紅色基因永相傳的精神。“樂於助人小分隊”意氣奮發走來,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耳畔歌聲響起,帶我們走進《雷鋒的故事》。“小宣傳員隊”用行動與語言把《小宣傳員》中石寶芹熱愛紅色文化,弘揚先輩精神的故事演繹。

二、喜迎周年 感恩致辭
入場式結束,謝蓮君園長用“春意盎然,感謝與你”、“童心向黨,繪藝家國”、“陪伴相融,愛達未來”來感恩致辭,喜迎建黨100周年。春風中詩意的話語在孩子心中播撒了一顆紅色的種子,也讓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變得更有意義。之後,家長代表和幼兒代表的致辭,讓愛變得更加完整而洋溢。


三、激情趣玩 柔情陪伴
爸爸,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很多時候就是個稱呼,一天中隻有早上和晚上見一麵,休息日依舊離不開工作,手機短信不停發送、電腦鍵盤不停敲打,爸爸似乎離孩子很近又很遠……
春風十裏,不如陪你。上城教育發起倡議:每周一天家庭日,陪伴孩子快樂成長。今天,我們積極響應共享一場爸爸陪伴的運動之趣。活動中孩子們笑靨如花,爸爸們童心未泯。


爸爸和孩子相互擁抱、相互對視、共比愛心,久違的互動將彼此的溫情拉近。孩子的安全感來自於父親,他們信任那個身材偉岸的人,父親是他們精神的引導者。運動場中,爸爸們合作用雙手將孩子一個個傳送,父愛如山也不乏柔情細膩。孩子們太空漫步於高舉的七彩長布,自由滑落人設的滑滑梯,坐在滑車裏滑翔於綠茵草地……歡聲笑語間傳遞著濃濃的愛意。

四、向上向美 團結靈秀
趣味活動結束,每個人都汗水淋漓、滿眼笑意。隨後迎來了拉歌活動,年級組圍坐在一起,互相拉歌活躍氣氛,讓大家感受到了團體的和諧與凝聚力。“我是一個兵”主題親子運動會也近尾聲。我們寄希望孩子們成為一名優秀的傳承者,頒發錦旗的同時將“向上向美,團結靈秀”的天藝精神發揚光大,為祖國發光發熱。


活動雖結束,愛卻永綿延。你是人間四月天,是愛是暖是希望!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