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記者 陳昊昱 通訊員 陳媚)辭舊迎新,一元複始。新的學期,杭州市風華中學將新課改落地並全麵鋪開,為一學期的教學提供積極的導向。早在寒假時,風華中學各教研組便利用寒假以及開學前時間於線上線下積極開展教研活動,進行集體備課。
語文組全體成員在書香雅韻的圖書館裏展開了展示課的課前研討活動。本次展示課執教老師是馮秀平,語文組老師們在認真閱覽了馮老師的教案之後,紛紛提出改進建議,群策群力,幫助磨課。
他們分析的課題是名著複習備考,初三語文共計12本必讀名著,24本選讀名著。如何在一輪專題中落實知識重難點?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審題、分析、表達能力?如何構建一堂課的核心胖問題?如何組織有效有趣的課堂活動?語文老師們圍繞這些“任務驅動思維”的核心問題,各抒己見,思維碰撞,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新學期到來之際,為深化落實我校課改方案,27日中午,數學教研組在微格教室開展了2020年第二學期第一次教研活動,活動主要對本學期將要開設的展示課與彙報課進行了計劃與安排,並開展積極討論,對第一周展示課的教學內容給出有效的改進建議。
首先,初二數學備課組周萍老師對第一周將要開設的展示課《2.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教學設計進行了簡述。引入環節,周老師通過舉例,從幾個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展開,將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逐步升華。新知教授過程中,周老師設計從理解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原理到掌握並歸納出解方程的具體步驟,整體邏輯清晰,環環相扣。
教研組經過積極討論,老師們紛紛提出自己的觀點,也為本節課的開展提供了更多優秀的方法。
何娜老師提出:在探索新知過程中,可將一元二次方程的研究路徑和一元一次方程進行類比,以便學生能夠快速掌握探究過程。張驪老師同時給出建議:教學可以充分利用學生資源,開放題型,使得課堂當中的題目來源於學生,以減少課前的預設,真正做到解決問題完成課堂目標。
為提升英語教師專業素養,更好地上好開學第一周教研組展示課,英語教研組全體教師於2月25日進行了一次主題為“在閱讀中綻放思維火花”的線上教研活動。
本次教研活動主要麵對的是一次閱讀展示課,其文本來自人教版九年級Unit 13 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文本標題為Save the sharks。該文主要講述了鯊魚在生態係統中的重要性,而人類殺戮是其走向滅絕的主要原因,以此呼籲人們行動起來,保護鯊魚。
線上教研伊始,孫倩老師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了自述,通過海底世界視頻及“Who is the king of the sea?”謎語導入。讀前環節,設計了一個survey,以文章中的事實信息為題,測試學生是否具備相應的背景知識。讀中環節包含了跳讀掃讀等活動,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要內容。讀後環節設置了小組討論活動,邀請學生討論保護鯊魚的各項措施。整個閱讀設計,從導入到最後的產出,環環相扣,在幫助學生梳理事實性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深度思考。
線上討論過程中,英語組各位成員對孫老師設計精美的課件和新穎的導入環節都非常感興趣。
徐珊珊老師認為,從學生感興趣的視頻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讀前采用問卷形式,設計新穎。王惠瑢老師則認為,用猜謎語的方式導入,既做好了話題鋪墊,也有語言準備,體現了詞彙分層教學。
此外,英語組的各位成員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如學生新單詞的預習情況、閱讀課的時間安排是否充裕等。短短的幾十分鍾教研,卻碰撞出了眾多思維火花。相信通過此次教研,大家對課改的方向了更清晰的把握,對英語閱讀課中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為了充分發揮教師的集體智慧, 2月27日下午,全體科學組教師在會議室開展了新學期教研組第一次會議。會議初步確定教師本學期的示範課計劃,討論本學期教學計劃,以及共同對於陳蓉老師的示範課《聲音的產生和傳播》進行了探討,對其教案提出了改進建議。教研組老師從教學目標、引入、教學活動,課中習題等方麵做出了評價。
對於課前引疑,老師們集思廣益,提出了多種方法:可以通過播放大自然的聲音吸引學生,通過實驗引入激發興趣,展示宇航員在太空中用無線電交流,開展小遊戲等形式。
徐紅老師建議教學活動模塊一課設計為先讓學生製造聲音,再去感受振動,最後對於觀察不到的振動的物體去探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顧驤老師認為也可以先感受聲音,質疑聲音的產生,反證不振動是否產生聲音,對應目標以任務驅動方式開展活動。同時教學活動間的過渡語言要清晰易理解,承上啟下。
老師們還對於關鍵問題的提出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在探究聲音傳播介質時,其關鍵問題應為“聲音的傳播需要何種介質”,通過實驗得出空氣、液體、固體的結論。
社會教研組就開學第一節展示課《隋朝的統一與興亡》做了交流和討論,上課教師錢琳展示了對該課的教材分析、學情分析、上課流程及在備課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針對《隋朝的統一與興亡》一課,錢琳老師將以大運河杭州段的風光進行導入,從三個篇章進行授課:隋朝的建立、大運河的修建與科舉製的創立、隋朝的滅亡,邏輯順序比較清晰。其中重難點是大運河的修建與科舉製的創立,社會組其餘教師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就是否將大運河作為線索貫穿始終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並刪減了一些繁雜的內容,調整了適當的內容順序。備課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也大致得到了解決,如:內容的順序、模塊的調整、銜接的語句等。
2月27日,綜合組的小夥伴們齊聚在2305教室,開展了2020學年第二學期第一次教研組活動。以第一堂音樂學科展示課《歌唱美麗的家鄉》和體育組“前輩”吳建苗老師開設的展示課《籃球的運球》為主題開展主題教研。
《歌唱美麗的家鄉》是人音版九年級的一首教唱歌曲。這首歌是中國苗族民歌,歌曲為中速、節奏自由、情緒為奔放的,有明顯的西南地區的風格,展現了苗族人民對家鄉的喜愛之情。全曲包括四個樂句,這首歌曲為徵調式,但兩個句尾的降低六級音,形成苗族飛歌的特色。潘丹貞老師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設定、“音樂課堂體驗式學習”教學法、教學流程的思考等幾個方麵進行了分享。之後,組員們對這堂課進行了討論及補充,探索如果運用“音樂課堂體驗式學習”教學法滲透教學,組員們獻計獻策、收獲滿滿。
同時,體育組此次展示課的主要授課內容為籃球的運球,吳老師預設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形式的口令結合來引導學生做出高、中、低等運球動作,並穿插遊戲來使同學們把運球技術結合到實際運用中。
會後,綜合組利用自身教研組多學科的團隊優勢汲取各個學科老師的建議,博采眾長,使教案更加完善,PPT更加精美。
此次各教研組的集體備課活動,不僅能夠加強教師之間的合作、充分發揮了集體的智慧,也幫助教師進一步加深對教材的理解與把握,從而整合教學資源,達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為新學期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