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記者 張可寧 通訊員 周鑫妍)10月28日晚,草原音詩——安達組合學術交流音樂會在浙江音樂學院大劇院震撼上演。本場音樂會由浙江音樂學院主辦,浙江音樂學院音樂學係承辦,內蒙古藝術學院協辦,是浙江音樂學院“傳承經典音樂,弘揚優秀文化”主題“音樂研究學術季”活動的第一場學術展演。
蒙古語“安達”是結拜兄弟之意。安達組合組建於2003年,9名成員均來自內蒙古。他們擅長將馬頭琴、口弦琴等傳統蒙古族樂器與呼麥演唱完美結合,極有氣勢、原汁原味的音樂給觀眾們帶來巨大的心靈震撼,深受國內外觀眾的好評。
當晚,安達組合將呼麥、長調、短調、馬頭琴、冒頓•潮爾、拖布秀爾、史詩、說唱,以及多種蒙古族特有的打擊樂等民族傳統音樂音聲形式,與一種世界性、時尚性的音樂語言和表現理念揉合在一起,為觀眾們帶來了一曲曲自然大方、樸實真誠又震撼人心的音樂。安達組合以一首熱情洋溢的鄂爾多斯傳統宴歌《酒歌》作為音樂會開場,將吉祥如意的祝福送給在場的每一位觀眾。隨後,《幸福的牧馬人》融合歡快的旋律和主唱載歌載舞的表演,讓每位觀眾都緊緊地被馳騁在蒼茫草原、遼闊天地之間的蒙古族音樂包圍。地道的牧馬人畢力格巴特爾渾厚若土的嗓音和其其格瑪浪漫如雲的演唱不斷傳遞著牧人心中的幸福,訴盡草原兒女由衷的自由歡暢。一首由安達組合共同表演的《故鄉》伴隨著伊克勒和馬頭琴的低吟,在吉他聲似有似無的繚繞中展現了蒙古人精神上的純真及對自然的敬畏、感恩和對家鄉的眷戀,引領觀眾們回歸心靈最原始的感動。《錦棘草》是一首呼倫貝爾布裏亞特民歌,雖然無法聽懂歌詞,但現場觀眾可以在美妙旋律中,感受到高寒深處小草生命的張力,更感受到蒙古人民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的頑強生命力。由青格樂作曲並演奏的《聖山》,表現了蒙古族回歸自然、追求樸素的生態倫理觀。柔和圓潤的吹奏樂器冒頓•潮爾與渾厚深沉的喉音形成二聲部複音音樂,“一人一管一山,幾層聲部幾多情愫”便是對這個表演最好的詮釋。《黑鬃馬》是一首極富特色的新疆蒙古族民歌,隨著音樂節奏的逐層加快,現場氛圍一度推向高潮,歡騰過後,其其格瑪大氣溫婉、深情悠遠的敘述在《我的草原》一曲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帶領觀眾感受到草原的遼闊與美麗、隱忍和堅強。在最後一首《江格爾英雄讚》中,鼓聲隆隆不斷,呼麥、多聲部和聲與馬頭琴、拖布秀爾、冒頓•潮爾融合為一,揮灑出史詩獨有的排山倒海般的磅礴氣勢,充斥著強烈的浪漫情懷和傳奇色彩。
隨著演出接近尾聲,潮聲湧動般的掌聲響起,經久不息地回蕩在音樂廳內。從個人演唱時的靈魂吟誦到樂隊成員集體爆發瞬間,從蒙古族輝煌的曆史到美麗的草原景色,安達組合賦予了聽眾豐富的想象空間,同時用自己的藝術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