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周佳麗)為進一步健全優化音樂藝術人才培養機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針對音樂院校畢業生職業核心競爭力不足的問題,浙江音樂學院以“創新、卓越”的發展理念,率先推動表演學科教學改革,創設了樂隊學院、民族樂隊學院、歌劇學院、室內樂學院和合唱學院5個新型表演學科教學平台,建構起校團合作、協調聯動的專業化的高端人才培養機製,開啟學校“培養端”到行業“用人端”的直通車。6月18日下午,“五大學院”成立儀式隆重舉行,國內外一流音樂家、著名專家學者彙聚浙音,共同見證了學生學緣結構豐富多元、充滿創新活力的國際性“藝術學院”的建立。
“五大學院”是浙江音樂學院加強“一流專業”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本科生、研究生培養內涵的重大改革之舉。學院既是一個教學平台也是一種教學機製,是在本科與研究生培養方案的基礎上,以適應“專業化”要求的高階方案,采取完全學分製和彈性學製方式進行的“實踐性”教學。學院通過自願報名、專業選拔考核,麵向國內外招收已具備一定專業水準的學員進入各學院學習。經過係統化實踐訓練,學員完成規定的課程與學分後,以舞台呈現的方式進行考核,獲取浙江音樂學院頒發的結業證書。這種產學研協作育人的有效機製,是專業化教育機製下的“本科後”教育,真正為行業單位輸送了成熟的專業人才。
“五大學院”的成立獨具創新、意義深遠。對於浙音而言,“五大學院”是研究生培養和學科建設的新型平台,對應的管弦樂藝術、民族管弦樂藝術、室內樂藝術、歌劇表演藝術、合唱藝術等學科方向,在學術型和專業型研究生培養方向建設方麵具有廣闊的前景,將成為浙音新的學科增長點。對於社會而言,“五大學院”圍繞行業需求,立足高水平國際性, 引進國際一流的教學資源,招收國內外表演專業人才,製訂國內首個表演人才專業化培養規範和課程標準,推行“教學與實訓共同體”課程改革,使舞台、音樂廳成為教室,大師班、訓練排演和係列音樂會成為主要的教學形式,國際性的藝術節、音樂季等成為藝術實踐的品牌和載體,期末音樂會、畢業音樂會成為畢業生展示個人風采和職業樂團選人用人的渠道、途徑。
值得一提的是,“五大學院”擁有頂尖的師資隊伍,分別由國內外一流的音樂家擔任藝術總監,實行藝術總監負責製。著名指揮家、北德國家愛樂樂團首席客席指揮、中央音樂學院樂隊學院創建者胡詠言教授擔任樂隊學院藝術總監;著名指揮家、原上海樂團團長及藝術總監、原上海民族樂團團長及藝術總監王甫建教授擔任民族樂隊學院藝術總監;國際頂尖小提琴家、意大利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金獎獲得者、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會員榮譽(FRAM)獲得者寧峰擔任室內樂學院藝術總監;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意大利共和國騎士勳章獲得者欒峰教授擔任歌劇學院藝術總監;威斯敏斯特合唱學院藝術總監、牛津合唱學院藝術副總監、格萊美提名獎獲得者、國際合唱學界的泰鬥詹姆斯·喬丹(James Jordan)擔任合唱學院藝術總監。此外,還有一批國內外一流樂團首席、資深演奏家如柏林翰塞斯勒音樂學院教授,前柏林愛樂和阿巴多琉森樂團首席巴列夏(Kolja Blacher),著名中提琴演奏家、芝加哥交響樂團副首席張立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英國皇家北方音樂學院教授秦立巍,圓號演奏家、前帝國五重奏成員和克利夫蘭首席、波士頓大學教授艾瑞克·魯斯克(Eric Ruske),香港管弦樂團首席、前上海愛樂樂團首席保羅·盧森伯格(Paul Luxenberg)等,以及浙江音樂學院資深教授進行授課,充分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培養一流的表演型樂隊人才。
聚焦多元化人才培養新模式,搭建專業化一流學科新高地,助推文化浙江建設新發展。學院將以“五大學院”建設為契機,全麵構建國際一流、中國特色、浙音品格的音樂表演人才培養體係,培養出更多技藝精湛、德藝雙馨的優秀表演人才,更好地服務浙江文化發展與繁榮。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