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記者 胡語彤 通訊員 王國海)10月22日下午,“心手相承”中國藍印花布長三角巡回展在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大樓展廳開展,文化旅遊部原副部長項兆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陶小年,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常務副會長任建新,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寧波市文聯、寧波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南通大學、安徽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浙江工業大學、中國文藝報、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的領導、專家學者百餘人出席開幕式。
中國藍印花布長三角巡回展(寧波)是江蘇省藝術基金2020年度傳播交流資助推廣項目。在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寧波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支持下,由南通大學、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聯合主辦。
據了解,藍印花布是中國傳統的刮漿防染印花布。它源於唐宋、盛於明清,從江南起源後流傳至全國,曾衣被天下。其中,南通藍印花布的發展令人矚目。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隨著機器印花布的盛行,藍印花布正麵臨消失的困境。2006年,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申報的"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此次中國藍印花布長三角巡回展展覽作品是從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曆年藏品中精挑細選出的作品,共展出各類藍印花布作品200餘件,既有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館藏精品,也有文旅部、教育部、人社部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南通大學藍印花布印染技藝研修班學員創作的部分作品。展出作品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同時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展覽主要策展人吳元新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文化部非遺評審專家。他1996年創辦了全國第一家集收藏、展示、研究、傳承為一體的專業藍印花布博物館,是我國唯一的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傳承基地。幾十年來致力於保護和傳承藍印花布藝術,搶救保護藍印花布等傳統印染實物遺存三萬餘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點課題,主持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養項目。出版《中國傳統民間印染技藝》《中國藍印花布紋樣大全》等專著十餘部,其創新的藍印花布作品榮獲國家級文藝大獎“山花獎”。吳元新藍印花布工作室被人社部評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018年,吳元新團隊承擔了文旅部、教育部、人社部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培項目,目前已舉辦培訓班6期,培訓學員300多名。
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勵如孟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將結合學院專業特色,圍繞“時尚紡織服裝+”一體多元專業群格局,努力加強“藍印花布藝、金銀彩繡”等傳統非遺技藝的校園傳承工作,持續推動“非遺進校園”常態化、規範化,以文化人,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本次展覽活動的舉辦,不僅是傳承藍印花布非遺傳統印染技藝的實際行動,也是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懷,喚起年輕師生對傳統文化、傳統習俗的更多認同和體驗。
據悉,中國藍印花布長三角巡回展(寧波站)將在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展出一個月。期間,主辦方還將舉辦心手相承·中國藍印花布傳承保護與生活美學研討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