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中外合辦院校- 大連海事大學- 學校介紹

大連海事大學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學校地址: 遼寧省大連市淩海路1號
招生電話: 0411-84727233
成立時間: 1909年
電子郵箱: bkzs@dlmu.edu.cn
單位屬性: 公辦
官方網址: https://www.dlmu.edu.cn/

學校介紹

大連海事大學(原大連海運學院)是交通運輸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是交通運輸部、教育部、遼寧省人民政府、大連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學校源於1909年設立的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船政科。1911年唐文治以船政科為基礎創辦郵傳部上海高等商船學堂,1912年更名為吳淞商船學校,1915年停辦,1929年複校後更名為交通部吳淞商船專科學校,1937年再度停辦,1939年於重慶複校並更名為國立重慶商船專科學校,1943年並入位於重慶的國立交通大學,1946年於上海複校並更名為國立吳淞商船專科學校,1950年與交通大學航業管理係合並成立上海航務學院。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決定將上海航務學院與發端於1927年東北商船學校的東北航海學院合並組建大連海運學院,同年,發端於1920年集美學校水產科的福建航海專科學校並入。1960年,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63年,國務院批準學校航海類專業實施半軍事管理。1983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和國際海事組織(IMO)在學校設立了亞太地區國際海事培訓中心。1985年,世界海事大學在學校設立分校。1994年,學校更名為大連海事大學。1997年,學校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1998年,學校質量管理體係通過國家港務監督局(現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和挪威船級社(DNV)認證,成為國內率先將ISO9001質量管理體係引入人才培養質量管理的高校。2017年,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位於中國北方海濱名城大連市西南部。學校占地麵積144.26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麵積97.24萬平方米。學校擁有設施和功能齊全的航海類專業教學實驗樓群、航海訓練與工程實踐中心、水上求生訓練館、教學港池、圖書館、遊泳館、天象館等;擁有航海模擬實驗室、輪機模擬實驗室等100餘個教學科研實驗室,擁有2艘遠洋教學實習船。

學校目前設有航海學院、輪機工程學院、船舶電氣工程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交通運輸工程學院、航運經濟與管理學院、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法學院、外國語學院、公共管理與人文藝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理學院、國際聯合學院、體育工作部、創新創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交通運輸高級研修學院)、航海訓練與工程實踐中心、人文社科研究院(航運發展研究院)、留學生教育中心等21個教學科研機構。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計2萬餘人,同時招收攻讀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的外國留學生。並校70年多來,學校致力於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綜合素養、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專門人才,為國家培養了各類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十餘萬名,其中大多數已成為我國航運事業的骨幹力量。

截至目前,學校擁有9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2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學科,7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個交叉學科。學科布局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7大學科門類。交通運輸工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建有交通運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等4個遼寧省一流學科。學校以學科內涵發展為主線,堅持“一流牽引、強化特色、夯實基礎、交叉突破”,聚焦海洋運輸工程學科領域,圍繞海洋運輸安全與保障技術、高效海運物流係統與運營管理技術、船舶汙染防控與節能技術、智能船舶開發及運用技術、海底工程技術與裝備及國際海事規則與海法創新等六大主攻方向,強化工程類、信息類、人文社科類學科群建設。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社會科學總論、環境/生態、材料科學、化學等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學校持續優化“國家—省部—校級”三級科研平台體係布局,現已形成裝備精良、開放共享的高水平科研基地集群。截至目前,學校擁有1個全國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國家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級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1個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60個省部級重點科研平台和基地,35個市級重點科研平台和基地。按照“搭平台,建團隊,育人才,出成果”的工作思路,學校不斷創新科研組織模式,努力提升科研服務水平,大力提升學校科技創新實力,全力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和研究型世界一流海事大學建設引擎注入強勁動力,在促進交通科技進步、服務行業、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學校擁有一支整體素質好、層次結構較合理、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658名,其中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385名,專職博士生導師287名,聘任二級教授47名,三級教授91名,並湧現了大批優秀中青年教師。在海上交通工程、航海信息工程、船舶智能化、船舶動力係統及節能技術、船機修造工程、通信與信息係統、海洋環境保護、海事法規體係等領域,集中了一批專業理論深厚、科研能力較強的知名專家、教授和學術思想活躍、富有創新精神的青年骨幹。學校還通過特聘教授、講座教授、客座教授等形式聘任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119人,定期邀請名師大家來校開展實質性工作與交流,使在校師生能夠近距離接觸各學科前沿理論,進一步拓展了視野,活躍了學術氣氛。

學校十分注重對外交往和校際交流。改革開放以來,先後與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日本、英國、韓國、澳大利亞、瑞典、埃及、越南、斯裏蘭卡等46個國家和地區的167所國際著名院校、單位正式建立合作關係,在合作辦學、師生交流、合作科研等方麵一直保持著實質性聯係,合作的領域正在不斷拓寬。2005年3月,學校與世界海事大學合作舉辦的“海上安全與環境管理碩士班”首次招生,進一步提升了學校國際合作辦學層次。學校在斯裏蘭卡科倫坡國際航海工程學院建立了學校海外校區,並於2007年在斯裏蘭卡開始招生,實現了我國高等航海教育的首次輸出。學校還與多個國際組織和機構保持了長期合作關係,其中包括:國際海事組織(IMO)、國際勞工組織(ILO)、國際海事大學聯合會(IAMU)、全球海事培訓協會(GlobalMET)、國際航海教師聯合會(IMLA)、亞太經合組織(APEC)、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國際航運協會(ISF)、國際船級社協會(IACS)、波羅的海航運公會(BIMCO)、英國勞氏船級社(Lloyd’s Register)以及日本郵船(NYK)等世界著名的航運公司。學校還積極開展教育創新,不斷拓寬辦學渠道,引進教育資源。

櫛風沐雨百十載,桃李芬芳續華章。大連海事大學在交通運輸部和相關部委、地方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將始終牢記使命與責任,立足海事、服務交通、麵向海洋,踐行“學彙百川,德濟四海”的校訓,傳承“堅定、嚴謹、勤奮、開拓”的海大精神,發揚“同舟共濟、艱苦卓絕、科學航海、愛國為根”的海大傳統,致力於引領海事教育,推動交通發展,以“造就業界精英、社會棟梁,服務交通強國、海洋強國建設”為使命,向著研究型世界一流海事大學建設目標努力奮鬥!

(以上統計數據截止時間為2024年1月)

免費領取招生簡章
HOT
國際本科
領取招生簡章
1
免費在線谘詢
免費獲取留學方案
在線谘詢
留學方案
關注公眾號
  • 麗雅老師
  • 小皮老師
  • 小倩老師
  • 小雅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