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汽車 走近科學:吉利學院舉行汽車主題科學教育親子研學活動
六一兒童節前夕,吉利學院迎來了一群可愛的孩子,他們充滿好奇地參觀了學校國產智能汽車科普教育基地,近距離觀察體驗了先進的新能源汽車、工業互聯網、智能機器人、智能小車、數字孿生、少兒編程、科學實驗等新科技,還用稚嫩的小手畫出了他們心中最美的汽車。這是吉利學院兒童科學教育科研創新團隊組織“了解汽車,走近科學”汽車主題科學教育親子研學活動,也是學校2023年科技活動周重點活動之一。

校長助理邊保旗表示,吉利學院依托世界500強企業吉利控股集團辦校優勢,圍繞汽車全產業鏈培養智能科技、經濟管理、人文藝術體育類應用型人才。學校自2020年整體從北京搬遷到成都辦學以來,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著力深化產教融合,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能力。兒童科學教育科研創新團隊是學校重點支持的科研平台之一,依托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專業,致力於兒童科學教育和創造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親子研學活動是團隊科學研究成果運用到實踐中的有益嚐試,旨在幫助孩子從小了解汽車,走近科學,啟發他們對於未來科技發展的向往以及對中國製造及中國創造的文化自信和科技自信,培養孩子的科學意識和創新思維。
研學活動吸引了成都市高新區第一幼兒園17個家庭以及吉利學院教職工13個家庭共同參與,以體驗汽車文化,感受科技力量為主線,讓每個孩子了解汽車、愛上科學。活動分為參觀領克汽車成都工廠、參觀吉利學院國產智能汽車科普教育基地、科學教育課程體驗三個環節,帶領孩子了解現代化企業和智能製造工藝與流程、學習國產汽車的發展曆程、觸摸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的部件與構造、探索汽車行走的奧秘、體驗科學實驗及編程驅動智能小車。

在領克汽車成都工廠,孩子們了解了神秘的汽車構造、發動機和結構巧妙的轉向節。進入汽車生產車間,按照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工藝順序,看到現代化的生產線上全自動運行的機器人、有序運送材料和零部件的VGA智能小車,轉瞬間一塊塊鋼板和一個個零部件就變成了不同型號和顏色的一輛輛整車,孩子們眼裏充滿了憧憬與敬畏,講解員鼓勵小朋友好好學習,為祖國智能製造發展和科技進步貢獻力量。

小朋友在講解員的指引下了解汽車的構造

孩子們和老師一起深入討論自己的所見所聞
在吉利學院國產智能汽車科普教育基地的國產汽車發展走廊,小朋友了解到中國汽車從無到有,再到創新發展,直至成為世界汽車強國的自強曆程;在燃油車整車實驗室、新能源汽車整車實驗室,了解到汽車工業轉型升級飛速發展的過程,明白了不同類型汽車的構造與原理,與老師一起探索汽車行走的奧秘;在工業互聯網實驗室,借助數字孿生技術詳細觀察了智能化汽車生產的全過程;在智能小車工作室、機甲大師工作室,在大學生帶領下體驗了智能小車和機甲賽車的操控樂趣,並開始思考賽車是如何智能化等問題。

了解國產汽車的發展曆程

了解工業互聯網實驗室
科學教育體驗課
科學教育體驗課上,簡陽“新能源汽車行業專家”、“第一批入庫專家”、吉利學院張勁光教授詳細介紹了汽車類型與文化,揭秘了汽車行走的奧秘,並帶領小朋友畫出心中最美的汽車。

張教授說車畫車
此外,吉利學院校企合作單位酷思未來教育的老師、吉利學院學前教育優秀畢業生夏詩琪為孩子們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機器人小Q的運作原理,為孩子們解答了汽車賦予智能應該從學習編程開始,極大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校企合作單位托特教育程鑫鑫老師帶領小朋友在科學實驗課程上親手製作了感光史萊姆,史萊姆的顏色變化來判斷紫外線的強度,讓孩子們對於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小Q帶你來遊園

小小科學家
國家的發展需要大量創新型的科技人才,而科學思維與創造力要從小開始養成。據悉,吉利學院兒童科學教育科研創新團隊以吉利汽車和吉利學院國產智能汽車科普教育基地資源為基礎,依托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專業,進一步打造兒童科學教育微專業,逐步形成吉利學院教育類專業的辦學特色,同時也將打造兒童汽車主題科學教育研學基地,為廣大兒童普及科學知識,啟發科學思維,培養創造能力。
(文:韓唯、高瑞瑛,圖:王英行、譚理 )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