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調查數據顯示,現在全國每年畢業的師範生有60多萬,但基礎教育的師資需求隻有25萬,並且每年新入職的教師中,有四分之一來自非師範類院校的綜合性大學。針對這一現象,我國麵向未來的教師教育將進行改革。在昨天華東師範大學主辦的第四屆兩岸四地師範大學校長論壇上,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負責人許濤透露:“今後師範類教育將進入調整階段,控製規模,提升人才培養層次,是未來主要的目標之一。”
會議透露,現在起至2020年,教育部每年將投入約百億元人民幣為鄉村教師發展計劃提供支持,以此提升農村教師的質量。而針對一些教育相對發達的地區,將探索更高質量的師資培養培訓體係,建立教師教育自我評估、院校評估、專業認證、國際評估、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常態監測“五位一體”的教師教育質量評價體係。
華東師範大學昨天成立的教師教育學院,被認為是本輪改革的措施之一。華東師大表示,今年起逐步縮減師範類本科招生,師資培養將統一納入教師教育學院的研究生教學。
基礎教育師資連續數年供大於求
據悉,雖然在高考製度改革的背景下,不少高中的優秀學科教師供不應求,但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全國師範類院校畢業生數量遠遠超過基礎教育的師資需求。
與此同時,全國基礎教育的生師比不斷下降。華東師範大學校長陳群教授透露,2012年全國小學生師比是17.36∶1,初中是13.59∶1,高中則是15.47∶1,遠遠低於大學的17.65∶1。這一比例從2012年至今一直處於下降趨勢。
統計顯示,全國共有師範院校178所,其中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6所,地方性師範大學37所,另有參與教師教育的338所非師範院校,其中57所是綜合性大學。
教育部beplay体育手机校長培訓中心通過對校長的調查發現,不少beplay体育手机更願意招收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的畢業生,在他們看來,這些畢業生在學科方麵更有潛力。陳群說,“這意味著師範類畢業生現在已經未必適合基礎教育的需求了。”
師資質量提升成全球性難題
除了供需不成比例以外,基礎教育對高學曆教師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包括上海等地在內的中學,對教師入職的要求正在逐年提升,上海、北京等教育相對發達地區的示範性中學,目前教師入職的要求是博士。在昨天的論壇上,北京師範大學、西南師範大學等高校都提出了同樣的看法。
提升教師教育的質量,目前已成為世界各國麵臨的共同問題。據介紹,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每年都會調查世界各國的教育質量狀況,出版《全民教育全球質量監測報告》。在最近公布的2015年監測報告的主題中,“師資質量提升”成為關鍵詞。
在發達國家,教師的培養早已在研究生層麵進行,美國是較早全麵試行以教育碩士為主的教師教育模式的。上世紀30年代,哥倫比亞大學就率先將該校教育學院目標定位在研究生培養層次上,隨後,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也改造本校的教育學院,將師資培養集中在研究生教育層次。英國在20世紀70年代,教育碩士培養規模就已經穩定在5000人以上。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根據不同學曆頒發了不同的教師資格證書,分為初級證書、標準證書和專修證書,要求獲得專修證書的教師必須是碩士研究生畢業。
而我國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beplay体育手机教師總人數1068萬,有研究生學曆的教師僅13萬,占1.22%。而2014年的60餘萬師範類畢業生中,僅36萬多是本科生,其餘都是本科以下。
據悉,未來除華東師範大學外,師範類高校都將根據各自的情況,對現有的師範類人才培養進行改革。在昨天的論壇上,來自兩岸四地師範大學的18位校長共同簽署了“上海合作願景”,攜手共進形成學習共同體,建立未來教師互派實踐機製,加強對教師教育的合作研究;同時建立教師培訓管理者聯盟以拓展四地的教師發展交流渠道,推動在職教師培訓課程的共建共享,提升教師未來的成長空間,這其中還包括推進校際遊學項目,推進學生互換、學分互認等。
原標題:師範類教育將控製規模提升層次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