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齊魯理工學院:挖掘齊魯紅色資源,彰顯文化育人特色
2023-11-14 09:50:00
齊魯理工學院
齊魯理工學院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挖掘齊魯大地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充分激發齊魯紅色文化的教育價值,持續實施紅色文化育人工程,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接班人和建設者提供了獨具地域特色文化育人的成功範例和寶貴經驗。
  10月27日,2023全國重點新聞媒體山東高校調研走進齊魯理工學院,深入了解這所齊魯文化孕育下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高校,探尋學校“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闡揚紅色文化、培育時代新人”的“育人密碼”。
充分挖掘齊魯紅色教育資源
  近年來,齊魯理工學院植根齊魯文化沃土,將紅色文化積極融入學校“九個一”齊魯文化育人工程之中,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深厚優勢,自覺扛起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使命擔當。
  為講好紅色故事、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校長常翠鳴教授與韓延明教授主編了《齊魯紅色文化讀本》。其中包括四部分內容:導論部分主要是齊魯紅色文化概述,闡發齊魯紅色文化的產生、發展與形成過程,及其科學內涵、時代價值與實踐意義等;革命精神部分,主要講述了偉大建黨精神、沂蒙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祿精神、王傑精神、孔繁森精神、工匠精神等紅色精神;英模人物部分,主要介紹王盡美、鄧恩銘、羅炳輝、趙登禹、張自忠、楊子榮、朱彥夫、王亞萍等革命英雄事跡;文藝作品展現部分,主要反映了齊魯革命群眾的各類紅色經典文藝作品。
  齊魯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在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係中具有獨特的地位。這裏有參與創建中國共產黨和一大代表的偉岸身影,有被譽為“小延安”的重要革命根據地,有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英勇鬥爭,奉獻生命的英雄事跡和英模人物。本次調研的齊魯文化展館,以“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係,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目標,齊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自然文化彙聚一堂,為師生展現出齊魯大地的輝煌曆史和獨特魅力。
推動紅色文化進校園
  為將紅色元素融入校園文化,齊魯理工學院特成立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研究院、紅色資源教育教學研究中心、齊魯紅色文化大數據庫等一批校級紅色文化教育與實踐台。著力推動“紅色雲展廳進校園”活動常態化、長效化、製度化。
  每年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紀念日,學校定期開展“紅色五月鑄魂育人”主題活動,通過紅色電影進校園、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展、紅色文化學術育人沙龍、紅色經典誦讀、紅色故事微視頻展播等,讓全校學生共享“紅色文化大餐”。
  此外,學校通過校園廣播播放紅色歌曲、講述紅色故事、研討紅色話題等,讓學生接受耳濡目染的熏陶。以《齊魯理工學院報》為載體,開辟“山東紅色曆史”專欄或專版,及時報道紅色文化育人舉措、成就及相關紅色經典故事、紅色先進人物等,營造紅色育人的濃厚氛圍,全麵推進紅色文化“進校園”。
推進紅色文化進課堂
  為推動紅色文化走進課堂,學校組織黨政主要負責同誌開展紅色課堂,每人每學期不少於2個學時,主要宣講黨史上的重大事件、偉大精神、先進人物。積極邀請黨史專家、國史專家、道德模範等走進課堂,通過在線教學、情境教學、訪談教學、現場教學等創新教學形式,形成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教師講授與學生參與的“四個結合”,打造具有學校特色的育人模式。依托精品課程建設,全麵推進紅色文化“進課堂”。
  此外,學校通過基層黨組織班子成員帶頭講、黨務骨幹集中輔導係統講、黨員幹部結合崗位講等方式,深入開展紅色文化主題黨課,把紅色文化講“活”、講“火”、講精彩、講透徹,使學生們深刻了解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曆程和深刻內涵,增強學生們傳承紅色基因的自覺性,用實際行動傳承理想信念的火種和紅色傳統。
  學校還設有《齊魯紅色文化》必修課程。該課程記2學分,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體係。通過豐富教學形式,優化教學載體,強化教學感染力,讓學生在課堂中了解感悟紅色文化。同時,加強紅色文化師資隊伍建設,從理論和實踐方麵完善考核體係,將《齊魯紅色文化》打造為精品課程,使其成為紅色文化教育的主渠道。
探索思政課程教學改革
  學校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為基礎,探索創新“解放濟南——奪取大城市之創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通過再現事件的真實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去體驗和感悟革命曆史。擯棄傳統的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更加關注學生的切身體驗。
  針對學生關切的新聞熱點話題,學校開設《形勢與政策》課程試點“熱點問題半月談”活動。任課教師收集學生們想聽什麼和想從課堂上獲得什麼,進而選擇課程內容進行講解,以探討和對話的教學方式在師生多元化互動中解決問題,深化教學內容。
  在展示“中國夢·學子情”風采的主題引領下,通過微電影載體把思政課內容用具象化的事例表現出來,探索“微電影”式教學改革。在微電影創作過程中,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教師則將微電影內容作為案例充實教學,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聯動。
  “從主題選定到框架設計,從文稿撰寫到視頻錄製,我們反複修改了多次,不斷調整我們講述的內容與切入點,力求使新思想學習更接地氣,更有‘煙火氣’,我們的‘微電影’式的講述不僅使同學們得到有效的‘充電’,對我們自己而言,也是受益匪淺。”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杜寶慧表示。
彰顯齊魯文化育人特色
  學校將紅色文化教育融入新媒體建設中,充分利用校園媒體、校園網絡及以微信、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等傳播媒介,建立紅色主題網站,開通“兩微一端”紅色文化平台,積極宣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把“想講”和“會講”結合起來,把“想聽”和“愛聽”糅合起來,把“自己講”和“一起講”融合起來,使紅色文化的故事可聽、可信、可傳播、可存儲,不斷增強紅色文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提高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知曉度和認同感。
  在賡續紅色文化基因方麵,學校深入開展護紅旗、唱紅歌、辦紅展、訪紅址、讀紅書、續紅脈等“六紅”活動,“國旗護衛隊”十幾年如一日堅持升國旗,每年舉辦萬人紅歌大合唱,引導師生閱讀紅色經典,依托社會實踐組織學生尋訪紅址,常年布設紅色主題展,濃厚校園紅色文化氛圍。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