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教育部、國家語委印發《關於加強高等學校服務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高質量推廣普及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是第一個對高等學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作出係統部署的文件。
2020年,全國普通話普及率達到80.72%,實現了普通話基本普及的目標,高等學校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實現普及程度和質量的提升,需要進一步發揮高等學校的示範引領作用。《意見》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高等學校五大職能入手,對高等學校做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高質量推廣普及工作作出部署,提出了全麵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主動融入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和文化強國建設、積極探索推普服務社會應用和人民群眾需求新手段等三大任務十項舉措,並提出創新高等學校語言文字工作體製機製等保障措施。
《意見》的出台,將激勵高等學校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在高質量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中發揮更大作用,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更好服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堅實基礎。
教育部 國家語委關於加強高等學校服務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高質量推廣普及的若幹意見
教語用〔2022〕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學校是語言文字工作的基礎陣地,高等學校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長期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高等學校語言文字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但也存在著從更高站位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發揮作用不夠充分,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不足,語言文字科學研究不能完全適應社會語言生活新發展,學校語言文字工作體製機製不夠健全等問題。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麵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語言文字工作,充分發揮高等學校在服務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高質量推廣普及中的作用,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關於語言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服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和人民群眾需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特色示範引領、堅持數字化賦能和創新驅動,聚焦高質量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將語言文字工作與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等有機融合,更好服務教育和語言文字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教育強國和文化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二、全麵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
(一)提高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學生應具有“一種能力兩種意識”(即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和自覺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意識、自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語言文化的意識),高校要將其納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明確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及標準並納入畢業要求。強化學生口語表達、書麵寫作、漢字書寫、經典詩文和書法賞析能力培養,促進語言文字規範使用。支持高校開設大學語文、應用文寫作、口語表達、經典誦讀等語言文化相關課程。加強語言政策和語言國情教育。強化語言文明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語言習慣,自覺抵製庸俗暴戾語言。加大普通話培訓測試力度,為畢業生就業從事相關職業達到國家規定的普通話水平提供支持。
(二)提升教師語言文字教育教學能力。教師應熟悉黨和國家語言文字方針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熟練掌握相關語言文字規範標準,自覺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教育教學基本用語用字的法定要求,具有堅定的文化自信,將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傳承弘揚中華優秀語言文化有機融入課程思政。落實國家關於高校教師任職資格的普通話等級要求,鼓勵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或博士學位的教師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並達到二級乙等及以上水平。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語言文化類國家統編及相關規劃教材、一流課程與教學成果的申報與建設。將參與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教師社會服務考核的重要內容。分層分類開展培訓,提升教師隊伍語言文化素養。
(三)加強學校語言文字規範化和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將語言文字規範化要求納入課堂教學質量監控、教材審查和學位論文抽檢範圍。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學位論文應當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撰寫。加快推進學校語言文字工作達標建設,2025年前須完成達標建設任務。充分發揮環境育人功能,加強校園語言文化環境建設,突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主體地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語言文字規範化建設納入文明校園創建內容。建設書香校園,打造校園語言文字品牌活動,實現“一校一品牌”。加強語言文化類學生社團建設。
三、主動融入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和文化強國建設
(四)服務全麵推進鄉村振興。鼓勵高校積極參與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鄉村振興計劃,助力紮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因校製宜、整合資源,麵向農村和民族地區教師、青壯年勞動力、基層幹部等重點領域人群和社會大眾,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普通話+職業技能”等培訓。積極參與經典潤鄉土計劃,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和鄉土文化傳承,發揮學科專業優勢,發掘整理地方特色語言文化資源,探索語言技術、語言生態、語言經濟助力鄉村產業發展、鄉村文化振興和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特色模式。
(五)傳承弘揚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加強中華優秀語言文化的研究闡釋、教育傳承及創新傳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承經典詩文、書法、篆刻、曲藝等優秀語言文化,創建語言文化推廣項目品牌。加強線上線下、開放共享的語言文化類優質課程與名師講座建設。深入實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積極參與誦寫講師資隊伍、經典誦讀課程和教材體係建設,積極開展節慶日誦讀活動。實施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積極參與思想術語的整理、譯寫、研究及傳承教育。積極參與和支持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建設,加強古文字研究相關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舉辦古文字知識宣傳教育活動。
(六)增進與港澳台語言文化交流。支持開展粵港澳大灣區語言服務和科學研究,為港澳地區開展普通話教育、普通話水平測試、經典文化傳播等提供支持服務。鼓勵與港澳地區高校建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合作機製。加強與港澳台地區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文信息技術、語言文字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麵的交流合作。
(七)深化語言文化國際交流合作。立足學校特色和區位優勢,加強與國外高校、研究機構、國際組織的語言文字交流合作。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參與建立海外普通話培訓測試機構。提倡學術成果中文首發,提倡以學校為主舉辦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和國際學術會議將中文作為主要語言。鼓勵參與語言文字國際標準化工作,支持有關專家在國際組織機構擔任職務、發揮作用。
四、積極探索推普服務社會應用和人民群眾需求新手段
(八)增加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服務社會供給。建好建強現有高校普通話水平測試站點,新建一批測試站點,主動麵向社會人員開展普通話水平測試。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宣傳推廣和語言誌願服務、應急語言服務、特殊人群語言服務等。探索與beplay體育手機、幼兒園、地方政府、社區街道等建立長效合作機製,積極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結對幫扶、社會應用監測等活動。充分利用新媒體平台,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知識普及和政策宣傳,滿足社會大眾提高生活品質的語言文化新需求。
(九)推動語言文字科學研究聚焦社會應用。加強有組織科研,推動語言文字與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相關學科的深度融合,在語言文字信息技術關鍵領域有所突破。落實國家語委“十四五”科研規劃,提升語言文字科研創新力、服務力和影響力。打造一批語言文字類一流學科與科研成果。以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國家語委研究基地為引領,建設一批語言文字應用研究高地、決策谘詢智庫。引導高校圍繞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質量提升、推普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關係、網絡空間語言新現象、社會領域應用新需求、麵向區域協調發展的語言服務等重大問題開展研究,重點從法理、學理、事理角度做好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政策的研究闡釋。推動語言文字科研成果向教育教學、決策谘詢、社會應用等方麵轉化。
(十)探索數字化賦能推普新舉措。創新數字化智能化推普新模式,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使用效能。鼓勵高校語言文字科研成果與教育數字產業之間的轉化、融合、賦能。積極建設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數字化資源、教學和科研平台。支持全球中文學習平台和國家語言資源服務平台建設。鼓勵建設特色鮮明的語言資源庫、語言博物館,逐步實現與中國語言文字數字(網絡)博物館、地方文化館和科技館等的互聯互通。
五、創新高校語言文字工作體製機製
(十一)強化組織領導。學校黨委、行政要加強對語言文字工作的領導,將語言文字工作納入學校黨委會或校長辦公會議事日程。建立健全“黨委領導、行政主導、語委統籌、部門(院係)協同、全員參與”的管理體製。成立由校領導任主任、行政管理部門牽頭、有關職能部門和部門(院係)負責人以及專家任委員的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將語言文字工作經費納入學校年度預算,給予人員、設施條件等保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在政策、經費、項目等方麵給予支持。
(十二)推進隊伍建設。加強語言文字工作專兼職幹部、普通話水平測試員隊伍建設,定期開展培(輪)訓。整合不同專業的人才資源,建立一支能力突出、經驗豐富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團隊。建立由教學、科研、管理人員組成的語言文字專家庫。鼓勵舉辦高校語言文字工作論壇、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聯盟會議等,促進經驗交流和人才培養。
(十三)加強製度保障。逐步建立高校語言文字工作報告製度,按照學校隸屬關係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報送年度報告(部省合建高校同時報教育部及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相關內容作為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報告組成部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將高校語言文字工作納入教育督導,強化結果應用。健全考核評價機製和激勵機製,依法依規表彰為語言文字事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
教育部 國家語委
2022年11月18日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負責人就《關於加強高等學校服務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高質量推廣普及的若幹意見》答記者問
1. 製定出台《意見》的背景是什麼?
答:黨的二十大提出,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提出“全麵推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麵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提出“堅持學校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基礎陣地”。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為進一步加強高校語言文字工作,發揮高校在服務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高質量推廣普及中的作用指明了方向。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是語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務。2020年,全國普通話普及率達到80.72%,實現了普通話基本普及的目標,高校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以研製《通用規範漢字表》為標誌的一係列重要成果,為語言文字規範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作出了貢獻。但是,也應該看到,按照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要求,實現高質量發展,高校語言文字工作還需要加強。從高校自身看,一些學校存在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不足,語言文字科學研究不能完全適應國家重大需求和社會語言生活新發展,學校語言文字工作體製機製不夠健全等問題。從外部環境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體現了黨中央對語言文字工作的更高要求、更高期待,即不僅要提高普及程度,還要提升普及質量。實現黨中央交給的任務迫切需要高素質語言文字人才和推廣團隊、高水平智庫、有組織的語言文字科研、先進的技術手段等作為支撐,迫切需要高校結合自身的人才資源和智力優勢,發揮更大作用,展現更大作為。因此,有必要製定專門文件,對充分發揮高校在服務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高質量推廣普及中的作用做出係統部署。
2. 請介紹一下《意見》的研製過程。
答:為切實增強《意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們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精心謀劃、深入調研,找準真問題。從年初開始謀劃,起草組采取多種形式,向有關教育行政部門、80多家高校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部分國家語委谘詢委員和語言文字專家學者等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充分了解高校語言文字工作存在問題和迫切需求,同時委托有關高校開展專題研究。
二是精準分析、聚焦重點,找準文件定位。語言文字工作具有基礎性特點,涉及高校工作方方麵麵。《意見》以貫徹落實“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為著力點,聚焦服務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高質量推廣普及,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高等學校五大職能入手,對高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作出係統部署。
三是精心打磨、對標對表,反複修改完善。《意見》初稿形成後,向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有關教育部直屬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職業院校等單位征求意見。起草組對意見建議進行認真梳理、研究分析和充分吸納,形成送審稿。文件經教育部黨組會審議通過後正式印發。
3. 《意見》提出的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是什麼?
答:《意見》提出的總體要求是,立足服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和人民群眾需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特色示範引領、堅持數字化賦能和創新驅動,聚焦高質量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將語言文字工作與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等有機融合,更好服務教育和語言文字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教育強國和文化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意見》提出三個方麵的任務和十項舉措:一是全麵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包括提高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提升教師語言文字教育教學能力、加強學校語言文字規範化和校園文化環境建設。二是主動融入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和文化強國建設,包括服務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傳承弘揚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增進與港澳台語言文化交流、深化語言文化國際交流合作。三是積極探索推普服務社會應用和人民群眾需求新手段,包括增加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服務社會供給、推動語言文字科學研究聚焦社會應用、探索數字化賦能推普新舉措。
4. 請介紹一下《意見》的內容有哪些特點和亮點。
答:一是強調提高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意見》強調學校將學生具有“一種能力兩種意識”(即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和自覺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意識、自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語言文化的意識)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明確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及標準並納入畢業要求。支持高校開設大學語文、應用文寫作、口語表達、經典誦讀等語言文化相關課程。
二是對高校教師語言文字教育教學能力提出明確要求。《意見》明確教師要自覺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教育教學基本用語用字的法定要求,將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傳承弘揚中華優秀語言文化有機融入課程思政。
三是對高校語言文字規範化和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提出新要求。《意見》提出加強校園語言文化環境建設,突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主體地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將高校語言文字規範化要求納入課堂教學質量監控、教材審查和學位論文抽檢範圍。
四是對高校服務全麵推進鄉村振興提出新思路。《意見》提出高校要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和鄉土文化傳承,發揮學科專業優勢,探索語言技術、語言生態、語言經濟助力鄉村產業發展、鄉村文化振興和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特色模式。
五是推動高校語言文字科學研究聚焦社會應用。《意見》提出,加強有組織科研,推動語言文字與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相關學科的深度融合,在語言文字信息技術關鍵領域有所突破。
六是引導高校探索數字化賦能推普新舉措。《意見》提出創新數字化智能化推普新模式,鼓勵因校製宜建設特色鮮明的語言資源庫、語言博物館,逐步實現與中國語言文字數字(網絡)博物館、地方文化館和科技館等的互聯互通。
5. 如何保障《意見》的貫徹實施?
答: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學校黨委、行政要加強對語言文字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黨委領導、行政主導、語委統籌、部門(院係)協同、全員參與”的管理體製。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在政策、經費、項目等方麵給予支持。
二是推進隊伍建設。加強語言文字工作專兼職幹部、普通話水平測試員隊伍建設,建立一支能力突出、經驗豐富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團隊,建立由教學、科研、管理人員組成的語言文字專家庫。
三是加強製度保障。逐步建立高校語言文字工作報告製度,相關內容作為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報告組成部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將高校語言文字工作納入教育督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