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2022年發展中國家院士增選結果出爐,內地高校共有6人當選
2022-11-25 16:47
beplay2網頁登錄
作者:

  11月21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第16屆學術大會暨第30屆院士大會期間,選舉產生50名新科院士。

圖片來源:TWAS

  中國學者共有10人當選,其中內地高校共有6人當選,北京大學2人當選,北京科技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各1人當選。

  內地高校當選人簡介:

北京大學

 樸世龍簡曆


  樸世龍,男,1976年4月生,朝鮮族,吉林省龍井市人。202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為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

  樸世龍主要從事自然地理學領域的陸地生態係統與氣候變化互饋關係研究,在中國陸地生態係統碳彙功能、陸地生態係統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及反饋等方麵取得了係統性創新成果。發表第一或通訊作者SCI論文百餘篇。成果被Nature (4篇)、Nature Climate Change (1篇)、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 (2篇)雜誌專文評述,入選“2009年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和“2013年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2016年獲得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地球科學獎;2011年獲得第十二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目前擔任《National Science Review》、《Global Change Biology》等期刊的編委,曾擔任全球碳計劃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喬傑簡曆


  喬傑,1964年1月2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安達市,生殖醫學專家,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1987年,喬傑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獲醫學學士學位;1996年,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獲臨床醫學博士學位。2002年,在斯坦福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2001年6月,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教授;2000年10月至2018年7月,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及生殖醫學中心主任。2003年9月至2012年5月,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黨委副書記;2008年2月至2014年2月,兼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工會主席;2012年5月,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任醫學部常務副主任;2021年4月至2021年5月,任醫學部主任。2021年5月,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

  喬傑主要從事婦產及生殖健康相關臨床與基礎研究工作。

南京大學

郭子建簡曆


  郭子建,化學生物學家,南京大學教授。1961年10月出生於河北河間市,河北滄州人。1982年畢業於河北農業大學,1994年在意大利帕多瓦大學獲博士學位。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南京大學配位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Coord Chem Rev副主編。

  主要從事金屬及其配合物的化學生物學研究。設計構築了係列金屬離子熒光探針,建立和發展了相關的體內外熒光成像方法,觀察到離子的遷移和富集現象。探索了金屬抗腫瘤藥物反應性能及活性差異,構建了新型鉑類藥物靶向傳輸體係。發展了係列基於銅配合物的人工核酸酶,研究了它們的構效關係及金屬中心間的協同效應、DNA斷裂能力及抗腫瘤活性間的關聯等。曾獲意大利化學會Sacconi獎章、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等。

清華大學

  段文暉簡曆


  段文暉,1967年生於湖南,清華大學物理係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1年至1992年在清華大學學習,先後獲得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1992年至1994年在鋼鐵研究總院從事博士後研究。1994年至今在清華大學任教,期間於1996年至1999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2002年至2003年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訪問研究。2003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段文暉主要從事計算凝聚態物理和計算材料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其研究方向包括凝聚態物質和功能材料的理論和計算設計、固體的電子結構、第一性原理計算、低維物理、量子材料及其新奇物性等。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被SCI引用超過15000次,兩次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0年、2014年),獲葉企孫物理獎(2013年)、3項教育部科技獎勵,並入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葉向東簡曆


  葉向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1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63年生於安徽,1979年至1985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係學習,分別獲學士、碩士學位。1986年赴前蘇聯莫斯科大學數學和力學係學習,1991年獲前蘇聯副博士學位(即Ph.D)。1991至1993年在意大利國際理論物理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1993年回校任教。1995年起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1997年任理學院副院長;1998年任理學院副院長兼數學所所長、數學係副主任;2001年任理學院副院長兼數學係主任。2003年任中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委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執行院長)。2007年5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2009年2月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紀委書記。2014年2月起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長期從事基礎數學中拓撲動力係統、遍曆理論以及它們在組合數論中應用的研究。在國際高水平數學雜誌上發表論文70多篇,是該領域有國際影響的學者。1996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1年,獲安徽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013年,獲得第十四屆陳省身數學獎。

北京科技大學

  張躍簡曆


  張躍,北京科技大學教授,現任前沿交叉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新能源材料與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201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78年2月-1982年2月,在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現武漢大學)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1982年2月-1987年9月,為武漢科技大學助教。1987年9月-1993年10月,為北京科技大學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獲工學博士學位。1993年10月-1995年10月,為武漢工業大學(現武漢理工大學)博士後、副教授。1995年10月至今,為北京科技大學教授(1995年)、博士生導師(1998年)。2000年10月-2000年12月,由Anthony Mason Fellowship資助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合作研究,2001年1月-2002年2月由JSPS資助在日本東北大學、東京大學、東京工業大學、大阪大學、京都大學合作研究和學術訪問,2002年10月-2003年4月,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納米材料技術中心訪問教授。

  2019年11月22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也稱“世界科學院”,原名第三世界科學院, 簡稱TWAS(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於1983年11月10日,總部在意大利的裏雅斯特,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營利性的國際科學組織 ,由巴基斯坦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阿卜杜勒·薩拉姆(Abdus Salam)教授倡議創建。致力於支持和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科學研究,擁有來自70餘個國家和地區近1400名院士,是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際科技組織。

  來源:新華社、TOP大學來了、雙一流高教、各高校官網等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beplay2網頁登錄 2021-11-18 09:03
beplay2網頁登錄 2021-08-11 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