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林煥新)“進入新時代,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實現了保持在4%以上的戰略目標,為促進各級各類教育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資金保障。但就高等教育而言,經費投入與國家、社會對高等教育的期盼以及高等教育的自身發展需求相比,仍存在較大不足,成為地方高校運行、發展、建設的掣肘。”全國人大代表、揚州大學校長丁建寧說。
丁建寧表示,地方高校在為國家培養人才,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理論問題、技術問題、管理問題等方麵,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加大對地方高校投入,不斷改善地方高校辦學條件,已經刻不容緩。
為此,今年全國兩會,丁建寧就積極擴大教育領域有效投資,著力改善地方高校辦學條件提出建議。
第一,剛性落實政府在高等教育投入中的主體責任。根據高等教育事業在國際國內的發展水平,突出重點,大力度、高強度支持高水平大學發展建設。
第二,促進形成社會捐資辦學的良好氛圍。全麵落實企事業單位對教育捐贈的稅收優惠政策,更好落實個人對教育捐贈的稅收優惠政策。
第三,進一步落實好國家對高等教育的各項優惠政策。完善立法,加快規範數據庫等知識產權管理,切實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健全製度,完善高等學校涉及的知識產權以及其他科技成果轉讓收益在單位和個人之間的分配政策,減少協調成本,明確稅收優惠;落實好進口圖書資料、進口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購置國產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等方麵的稅收優惠政策;加強市場監管,切實消除知識產權管理權、經營權壟斷的負麵效應,提高師生和社會民眾獲取知識的便利性,降低個人的費用分擔水平。
第四,大力倡導校地、校企合作,促進社會資源集約利用。鼓勵企業把實驗室建在高校,高校組建科研團隊圍繞企業需求攻堅克難,從而把企業的技術攻關與高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緊密結合起來,高效推動協同創新。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