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多輪考察評審,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近日正式批複同意,將上海市長寧區婦幼保健院、上海市長寧區精神衛生中心列為華東師範大學附屬醫院。至此,連同2020年11月共建的華東師範大學附屬蕪湖醫院,華東師範大學附屬醫院數量增加為三家。
五年“去籌”之路開創大學附屬醫院建設新模式
2019年5月,長寧區人民政府與華東師範大學簽署區校合作協議,共建長寧區婦幼保健院為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婦幼保健院(籌)、長寧區精神衛生中心為華東師範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籌)。
自共建以來,區校雙方彙聚各方資源支持附屬醫院建設。華東師範大學充分發揮心理學、生命科學、教育學等優勢學科資源,通過醫學與教育學科、心理學科的融合,豐富醫學教育新模式,推動醫學教育功能的創新和社會化。整個創建過程得到了上海市教委、上海市衛健委的悉心指導和大力支持。
兩家附屬醫院與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醫學與健康研究院、教育學部康複科學係等院係全方位合作,創新醫學人才培養模式,走出了深化醫教研協同的華東師範大學附屬醫院建設路徑。
五年之久的“去籌”之路,也是華東師範大學麵向服務健康中國戰略、滿足人民健康生活目標,不斷激活潛能,發揮出在醫學健康領域獨特學科資源優勢的交叉融合之路。比如,華東師範大學在孤獨症兒童幹預、特殊兒童聽力語言障礙與矯治、全年齡段嗓音言語疾病治療康複等方麵國內領先;在老年人口研究、腫瘤學、神經退行性病變等老年醫學健康領域積累深厚;在合成生物學、基因編輯、生物醫學工程等研究領域成果顯著,且在部分研究方向上已站在世界最前沿,臨床醫學學科於2016年就已躋身ESI全球前1%。
“成功‘去籌’不僅是區校、院校雙方戰略合作的新起點,更是原本無醫學院的華東師範大學開創附屬醫院建設新模式的重要成果。”今年5月,在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衛健委組織的現場評審中,專家組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期待學校在規範和優化附屬醫院管理、加強學科建設和高層次人才引進、加大教學資源投入保障方麵未來要開創出更多的新機製。
將教師教育優勢資源釋放到“大健康”領域
在附屬醫院創建過程中,華東師範大學積極探索將教師教育優勢資源釋放到“大健康”領域的路徑方式,探尋多層次醫學與健康類人才教育模式和聯合培養方案,形成醫教研協同發展的新機製。
五年來,兩家附屬醫院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麵取得了顯著成效,成為華東師範大學醫教研協同創新的重要基地。華東師範大學醫學院籌建辦、教務處、科技處等職能部門多次調研,在相關學科、院係及圖書館的支持下,協調解決創建附屬醫院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婦幼保健院在母嬰健康管理領域堅持國際化標準,形成了“12345+N”的婦幼健康服務體係。醫院不僅滿足了婦幼臨床保健教學需求,還在科研方麵取得了重要進展。圍繞婦幼健康特色,校院合作成立了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兒童早期發展、圍產心理健康、盆底診療康複三大中心,與生命科學學院、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育學部康複科學係、醫學與健康研究院等院係合作建立了多個PI團隊項目,彰顯了婦幼健康領域的科研實力。五年來,附屬婦幼保健院在醫教研等方麵取得顯著成效,為醫學與健康類人才培養創造了良好的教學實踐條件。
華東師範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以“全人群、全周期、大衛生、大健康”的理念嗬護患者心靈。醫院加快構建新型醫院-社區一體化服務體係,積極發展腦疾病與心理健康和精神障礙基層綜合防治兩大學科群。醫院與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教育學部康複科學係等院係合作,推動醫校融合,全麵提升醫院的教學、科研和醫療康複水平。五年來,附屬精神衛生中心通過多學科創新研究,深化神經精神領域的新技術,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培養出更多既懂心理又懂醫學的應用型人才。
未來,按照市教委和市衛健委的要求,華東師範大學將繼續與長寧區人民政府密切合作,充分發揮醫教研結合的優勢,致力於培育具有人文關懷、教學素養的健康醫學人才,以創新機製推動附屬醫院建設,促進醫教協同發展,推動附屬醫院向更高更優質等級醫院目標邁進,力求在醫學與健康學科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為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目標,貢獻華東師範大學的智慧與力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