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湖南師範大學穀玉良:湖南省郴州市青年社工在社會救助中“勇擔先鋒”
2022-03-25 16:00:00
beplay2網頁登錄湖南站

在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有這麼一群青年人,他/她們頻繁走村入戶,往來於困難農戶、工作單位與鄉鎮民政站所之間。傾聽困難兒童的心聲、記錄困難兒童信息、為困難兒童提供實際幫助、聯動民政部門提供製度性保障。他們就是社會工作者。李夢婷是北湖區和仁社工機構的負責人,大學畢業3年,她注冊運營了和仁社工機構已經2年多。目前她所在的機構中有30餘名青年社工分布在全區14個鄉鎮/街道社工站。在社會救助領域,尤其是困難兒童救助方麵傾力奮鬥。

“社會救助是實現社會公平、維持社會穩定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托底政策。社會救助不僅要覆蓋麵廣,更要精準發力。社會工作在這方麵與民政工作能夠實現完美契合。”李夢婷對社工與民政在社會救助領域的結合有著深刻的理解。

“我們的主要工作一直與民政工作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我對民政工作也比較了解。一直以來,在社會救助方麵,民政工作都有著難以解決的痛點。比如,民政救助大多數情況下是被動識別、被動救助,對象識別不及時、難精準。大多數時候,都是‘人找政策’。社會救助很難及時、精準。不僅如此,因為困難對象的問題和需求是多方麵的,就比如困難兒童,他們可能麵臨物質、精神、心理、同伴交往、學業等多方麵問題。但是社會救助各部門一直處於‘五指分散不成拳’的狀態。比如住房、醫療、民政、教育等部門,社會救助主體力量分散,而且每個部門的都隻能提供單一救助。經常出現即便識別了救助對象,也存在‘救非所求’的困境。還有就是,現有的社會救助方式大多數情況下存在“重結果、輕過程,一錘子買賣”的問題。社會救助的效果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不高,實際救助效果有限。”

對社會救助的上述痛點,北湖區民政局社工股負責人首依靜認為,主要問題是人員不足和專業性不強導致的。“社會救助的覆蓋麵太大,而政府機構中人員數量嚴重不足。尤其是民政工作,在社會救助方麵要做大量的人員信息錄入與管理,還有資料審核、救助發放等工作。除此之外,難有精力做到主動識別、政策找人。”社會工作與民政的結合,很好地彌補了民政救助的缺陷。首依靜表示,“社會工作者在困難群體的服務和幫助方麵具有較高的專業能力,而且社工的服務比民政工作更具有主動性和積極性。所以,民政工作有政策、有資金,社會工作者有專業能力、有奉獻精神。兩者結合就能夠將社會救助工作做到最好。這也是湖南全省以社工站建設為基礎,推動‘民政+社會工作’模式主要初衷之一。”

在“民政+社會工作”模式下,和仁社工最先在農村困難兒童救助方麵尋求突破口。探索出以鄉鎮社工站為平台,基層嵌入式的社會救助新模式。李夢婷介紹,“我們把社工站建在了鄉鎮一級,每個社工站配備1-2名社工,與民政辦共同工作。我們社工的工作更側重入戶、發現服務對象。比如困難兒童。了解困難兒童的基本情況、問題產生的原因、有什麼需要。在此基礎上製定服務計劃,為困難兒童提供幫助。我們的服務多數是通過設計各種活動環節來進行的,包括提供實際的物質幫助。我們不僅注重過程服務,還強調結果反饋。在評估解決了困難兒童問題後,我們還要進行回訪的。”除了社工服務外,在“民政+社工”模式下,社工還注重將發現的困難戶信息反饋給民政部門。通過資料整理、信息錄入與反饋等,為民政救助工作提供“一手資料”。同時,在涉及一些民政救助範圍之外的問題與需求時,社工還注重對民政之外的政府其他相關部門的聯動。“比如,如果我們發現孩子的問題和需求主要表現在教育領域,我們在做基本服務的同時,也把信息反饋給相關教育部門。因為涉及兒童救助,有時候也會聯動婦聯。我們實際上也扮演一個‘吹哨人’的角色。我們的目的是希望在社會工作服務的基礎上,能夠更多的正式或非正式主體參與進來,為困難對象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更好地解決他們的困難,滿足他們的需求。”(李夢婷)

“民政+社會工作”的社會救助模式,解決了傳統民政救助的“痛點”,使得民政救助更具實效。

其一,“民政+社會工作”,助“人找政策”,促“政策找人”,救助不落一人。使得民政救助工作更具主動性,避免了“沉默的少數”困難對象遊離於社會救助體係之外。當前,湖南省已在14個市州122個縣市區,1933個鄉鎮(街道)建設了社工站,為社會精準救助提供了動態監測、識別幫助,解決了精準救助“救助誰”的問題。

其二,社工吹哨,部門報到,解決了社會救助供需匹配的問題。社工吹哨,部門報到。構建了一個以社工實務為契機、多主體聯合介入為載體,救助方式多元化、資源鏈接社會化的精準救助機製。以信息化平台建設為突破口,將民政端口、機構端口、社工端口和社會端口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充分的信息共享,為救助對象同時提供製度性救助和非正式性服務。以社工“一根針”撬動部門和社會力量“千條線”。豐富了社會救助的內容和形式,解決了社會救助“供非所求”的問題。

其三,社工跟進“救助後”服務,促進精準救助從“助人”向“自助”轉變。在協助精準識別和精準施救的基礎上,“民政+社會工作”模式充分發揚社會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注重社會救助後的跟進服務。特別注重在社會救助後挖掘救助對象潛能,激發救助對象發展能力。促進社會救助從一次性施救向提升救助對象自救能力轉變。即在“輸血”式社會救助的基礎上,增強救助對象的“造血能力”。促進社會救助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在“民政+社會工作”模式下探索的精準救助做法,呼應了湖南省建設“精準救助先行區”和全省社工站建設的戰略。自2019年以來,北湖區和仁社工總站在“民政+社會工作”模式下,以助力精準救助為主要內容,走村入戶完成14000餘次調查,以社會救助為契機,為7500餘人提供與“精準救助”有關的各種類型服務。在社會救助工作方麵做出了“湖南樣板”。(作者:穀玉良 社會學博士 湖南師範大學社會學係講師 碩士生導師 湖南省民政廳社工站建設項目督導專家 長沙市民政局谘詢專家)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