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鄭州市教育局發布《鄭州市市區2022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實施意見》。小學報名采取線上報名和現場報名兩種方式,8月7日起進行線上報名,8月21日起進行現場報名;6月17日—6月18日進行初中階段報名。
小學階段招生
(一)招生對象
具有鄭州市市區常住戶口的適齡兒童,或父母一方持有鄭州市市區居住證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各小學具體入學年齡由市內各區教育局根據《義務教育法》有關規定,結合適齡兒童人數、學校分布、教育資源最大承載量等情況研究確定。
(二)報名時間
1.線上報名:8月7日8:00—8月8日23:59
2.現場報名:8月21日—8月22日
(三)報名方式
1.具有鄭州市市區常住戶口、且父母在鄭州市市區有房產的適齡兒童以及父母一方持有鄭州市市區居住證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可登陸鄭好辦APP“教育一件事”,通過確認戶籍、房產、居住證等信息,填寫並上傳相關資料,按照係統提示進行報名。
2.未進行線上報名以及線上報名不成功或線上報名審核未通過的適齡兒童,需進行現場報名。線上報名成功的適齡兒童,不再參加現場報名。
具有市區常住戶口的適齡兒童,報名時須提供戶口簿、父母身份證、房屋所有權證,到規定學校履行報名手續。
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須持鄭州市居住證、父母一方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或營業執照、戶籍所在地的戶口簿、父母身份證,到實際居住地所在區教育局指定的報名點報名,經審查同意,按照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統籌安排到相關學校就讀。
(四)民辦小學招生
民辦小學招生由各區、各開發區教育局根據政策規定實施。
初中階段招生
(一)報名時間
6月17日—6月18日
(二)報名方式
1.鄭州市區小學畢業生(家長)按要求如實詳細填寫《2022年鄭州市市區小學畢業生就近入學報名登記表》,並由家長簽名,提交畢業學校,畢業學校審查相關證件,做好小學畢業生家庭住址的審定工作。家庭住址不在畢業學校所在區的畢業生,跨區報名由各區中招辦統一辦理。
2.具有鄭州市區常住戶口在外地就讀的小學畢業生(家長),攜帶相關證件(戶口簿、父母身份證、房屋所有產權證、義務教育證書等),按規定時間到家庭住址所在區中招辦報名點報名。
3.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須提供鄭州市居住證、父母一方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或營業執照、戶籍所在地的戶口簿、父母身份證,到實際居住地所在區中招辦報名點報名。
(三)鄭州外國語中學招生
鄭州外國語中學是外國語特色學校,在實行免試就近入學的同時,部分學生實行推薦生入學製度,接收外語能力突出的學生,由各區、各開發區小學推薦,區教育局審核,報市教育局同意。推薦生計劃6個班(含英、法、德等語種),麵向中原區2個班,麵向金水區、二七區、管城區、惠濟區、高新區、經開區、鄭東新區、航空港區4個班,各區、各開發區按1:1的比例分配到各小學,各小學在尊重學生意願的前提下,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確定推薦對象。推薦工作要做到推薦名額公開、推薦條件公開、推薦辦法公開、推薦結果公開,接受學生和家長監督。
(四)民辦初中學校招生
堅持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民辦初中學校在審批地招生,招收符合審批地就近入學報名條件,且具有鄭州市區小學正式學籍或具有鄭州市區戶籍在外就讀的小學應屆畢業生。民辦初中學校招生全部實行線上報名,小學畢業生(家長)可於6月18日—6月19日登錄義務教育入學服務平台,自主選擇一所民辦初中學校誌願。6月29日,各區、各開發區教育局組織電腦派位並公布錄取結果。電腦派位實施全程錄像,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紀檢監察部門、新聞媒體代表、家長代表全程參與,公證部門現場公證。民辦初中學校接收符合其直升條件的小學畢業生直升,由審批地教育局進行審查,主動接受紀委、監委監督。在民辦初中學校招生的同時,實施公辦初中學校學位分配,未被民辦初中學校錄取的學生,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學校就讀。
保障特殊群體入學
(一)保障隨遷子女入學
深入推進“兩為主、兩納入、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加快推進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或以政府購買民辦學校學位方式入學就讀。要認真落實《居住證暫行條例》有關規定要求,完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全麵清理取消不合規的隨遷子女入學證明材料及其時限要求,不得要求提供戶籍地無人監護等無謂證明材料。回鄉創業人員隨遷子女回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讀的,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按照政策依法依規統籌安排。
(二)保障殘疾兒童少年入學
各區、各開發區教育局要會同當地殘聯,認真摸清區域內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底數,落實“一人一案”,實施分類安置。大力推進融合教育,優先采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方式,就近就便安排適齡輕度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中、重度殘疾兒童安排至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對需要專人護理、不能到學校就讀的安排送教上門,依法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對於入學安置有爭議的,由區教育局牽頭組織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對其接受義務教育的能力進行評估認定,提出入學安置意見,明確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方式和具體就讀(送教)學校,確保應入盡入。
(三)做好優撫對象子女入學
對烈士子女、符合條件的現役軍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犧牲、傷殘警察子女、符合條件的引進高層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類符合優撫條件的優待對象予以適當照顧;要落實《義務教育法》及相關政策規定,按有關要求和程序,對少數民族小學畢業生入鄭州市第六初級中學(原鄭州市回民中學)予以適當照顧。
保障義務教育學位供給
各區、各開發區要依法落實政府舉辦義務教育主體責任,科學製定區域內義務教育發展規劃,確保義務教育學位主要由公辦學校提供,公辦學校學位不足的,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安排在民辦學校就讀,堅決防止將政府實施義務教育的主體責任推向市場。要按照“十四五”期間城鄉beplay體育手機布局規劃,嚴格落實城鎮居住區配套教育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優化學校空間布局,確保城鄉beplay體育手機布局與區域人口變化特別是學齡人口變化相適應,滿足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劃片入學需求。
嚴格控製班額
各區、各開發區要因校施策,嚴格控製和合理調整大班額、超大校額學校的招生計劃,嚴格控製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七年級的班額。各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嚴格控製班額,原則上小學每班不超過45人,初中每班不超過50人。特殊地段,因生源較多,確需突破規定班額的必須報區教育局批準。
鄭州市市區招生谘詢、舉報電話
(beplay2網頁登錄 來源:鄭州市教育局)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