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速看!2021年鄭州市區公辦初中學校招生政策發布
2021-05-28 11:10:00
beplay2網頁登錄河南站

5月28日,鄭州市教育局發布義務教育入學政策。2021年,鄭州市區所有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全部免試入學。

【數據】普通初中增加222個班

2021年,鄭州市內九區小學畢業生74592人(學籍係統數據),較上年增1154人。

鄭州市內九區普通初中共下達計劃1799個班,比2020年增加222個班。其中公辦初中1452個班,比2020年增加227個班,民辦初中347個班,比2020年減少5個班。

預計今年新初一平均班額為41.46人。

市內九區普通初中招生計劃中,公辦初中招生計劃增加較多,主要原因:一是落實義務教育學校縣級政府主體責任,持續加大beplay體育手機建設力度,近兩年新建學校陸續投入使用,公辦初中學位持續增長;二是各區、各學校積極挖潛,不斷擴充學位。其中,鄭東新區、管城區、二七區、惠濟區、高新區、經開區新增初中學位較多。

據測算,市內5個主城區公辦初中招生計劃占比較上年有大幅提高,其中:金水區為74.77%,增長1.33個百分點;管城區為91.89%,增長6.60個百分點;二七區為73.84%,增長1.53個百分點;中原區為75.00%,增長2.03個百分點;惠濟區為85.00%,增加5.93個百分點。

民辦初中計劃與去年相比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按照民辦初中招生計劃編製原則,原則上隻減不增,並縮減或停止部分學校招生計劃,努力擴大公辦學校學位供給。

鄭州市惠濟區星源實驗學校今年停止招生,取消原下達的招生計劃。

【原則】劃片招生,免試就近入學

鄭州市區公辦初中招生依然堅持就近入學原則。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總體目標,科學合理確定每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的招生規模和接收學生的區域範圍。招生片區範圍有較大調整的,要及時對外公布,合理引導家長預期。實行實驗班年審備案製,未經省教育廳批準,任何學校不得以實驗班的名義招收學生。

學生就近入學時,堅持適齡兒童隨父母生活的原則,堅持以適齡兒童隨父母生活家庭實際住址為準的原則,堅持戶籍與父母生活家庭實際住址一致的原則。父母不在本市生活的隨監護人。

在招生時,要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原則,將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納入城鎮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範圍,健全完善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確保“應入盡入”。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拒收已經由教育行政部門認定、分配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不得收取借讀費。回鄉創業人員隨遷子女回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讀的,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按照政策依法依規統籌安排。

【報名】6月17日至19日報名

今年,鄭州市區初中學校要嚴格遵守義務教育免試入學規定,堅持公民同招,實行公辦、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同一平台,同步報名、同步錄取、同步注冊學籍,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選擇生源。

報名時間定為6月17日—19日。

鄭州市區小學畢業生本人或家長按要求如實詳細填寫《2021年鄭州市市區小學畢業生就近入學報名登記表》,並由家長簽名,提交畢業學校,畢業學校審查相關證件(戶口薄、父母身份證、義務教育證書、房屋所有產權證等),做好小學畢業生家庭住址的審定工作。

具有鄭州市區常住戶口在外地就讀的小學畢業生,以及家庭住址不在畢業學校所在區的畢業生,由本人或家長攜帶相關證件,按規定時間到家庭住址所在區中招辦報名點報名。

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須提供鄭州市居住證、父母一方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或工商行政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戶籍所在地的戶口簿、父母身份證,到實際居住地所在區中招辦報名點報名,經區中招辦審查同意,分配到相關初中就讀。

【推薦生】鄭州外國語中學招收部分推薦生

鄭州外國語中學是外國語特色學校,在實行免試就近入學的同時,部分學生實行推薦生入學製度,接收外語能力突出的學生,由各區、各開發區小學推薦,區教育局審核,報市教育局同意。

推薦生計劃6個班(含英、法、德等語種),其中麵向中原區2個班,麵向金水區、二七區、管城區、惠濟區、高新區、經開區、鄭東新區、航空港區共4個班。

各區、各開發區按1:1的比例分配到各小學,各小學在尊重學生意願的前提下,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確定推薦對象。

推薦工作要做到推薦名額公開、推薦條件公開、推薦辦法公開、推薦結果公開,接受學生和家長監督。

【照顧對象】保障殘疾兒童少年入學

鄭州市教育局要求,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當地殘聯,認真摸清適齡殘疾兒童(包括自閉症兒童)底數,“一人一案”進行分類安置,確保不失學,不輟學。

大力推進融合教育,優先采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方式,就近安排輕度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中、重度殘疾兒童安排至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對需要專人護理、不能到學校就讀的安排送教上門,依法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

對於入學安置有爭議的,由區教育局牽頭組織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對其接受義務教育的能力進行評估認定,提出入學安置意見,明確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方式和具體就讀(送教)學校。

同時,對烈士子女、符合條件的現役軍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犧牲、傷殘警察子女、符合條件的引進高層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類符合優撫條件的優待對象予以適當照顧;要落實《義務教育法》及相關政策規定,按有關要求和程序,對少數民族小學畢業生入鄭州市第六初級中學(原鄭州市回民中學)予以適當照顧。

【均衡】嚴控班額,推進“新優質初中”建設

鄭州市教育局要求,各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嚴格控製班額,原則上初中每班不超過50人。特殊地段,因生源較多,確需突破規定班額的必須報區教育局批準。

加強“新優質初中”建設,發揮優質學校示範輻射作用;完善名校托管、集團化辦學等辦學機製,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麵;加強名師、名校長培育工作,製定政策,鼓勵名校教師到普通學校任教,促進優質均衡發展。

要推進“教育+互聯網”發展,積極參與“學在鄭州”等資源平台建設,建立覆蓋義務教育各年級各學科的數字教育資源體係,免費為農村和邊遠貧困地區學校提供優質學習資源,加快縮小城鄉教育差距。

【紀律】“十項嚴禁”規範招生工作

招生期間,各招生學校要貫徹落實教育部“十項嚴禁”紀律。

嚴禁無計劃、超計劃組織招生;嚴禁招收已被其他學校錄取的學生;嚴禁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組織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考試,或采用社會培訓機構自行組織的各類考試結果;嚴禁提前組織招生,變相“掐尖”選生源;嚴禁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混合招生、混合編班;嚴禁以高額物質獎勵、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招攬生源;嚴禁任何學校收取或變相收取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嚴禁義務教育學校對學生進行成績排名、宣傳考試狀元和升學率;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不得為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學生辦理學籍轉接。

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一律不準接收“擇校生”,不得以“國際部”“國際課程班”“境外班”等名義招生,加強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招生管理,不得招收中國籍學生。

就近分配入學後,自行選擇到其他學校就讀的學生,初中畢業時參加普通高中招生,不享受分配生待遇。

【監督】市內九區公布監督舉報電話

鄭州市教育局公布了市內九區的谘詢電話和舉報電話,要求建立健全監督和違規違紀舉報及申訴受理機製,依法依紀查處招生入學工作中的違紀事件。

對於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後果的學校,視情節輕重給予約談、通報批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對於嚴重違規招生的民辦學校,給予減少下一年度招生計劃、停止招生直至吊銷辦學許可證等處罰。

對屬地學校招生工作監管不力的,依法依規依紀對責任管理部門和人員予以問責。

【提醒】鄭州市教育局、市內九區教育局谘詢、舉報電話如下:

單位名稱

招生谘詢電話

招生舉報電話

鄭州市教育局

66965016

66994157

中原區教育局

67639434

67628064

二七區教育局

61177705

61177731

金水區教育局

53388169

60116615

管城回族區教育局

66393909

66335546

惠濟區教育局

63639270

61170336

鄭東新區教育文化體育局

61830037

67179076

高新區社會事業局

18937116604

55397569

經開區教育文化體育局

66787050

66787255

航空港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局

60890193

86199138

(來源:鄭州市教育局)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beplay2網頁登錄 2020-07-28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