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拆零”“換馬甲”“明轉暗”……目前,鄭州市在校外培訓治理取得成效的同時,也發現不少機構和個人存在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給學生和家長的身體健康、財產安全帶來極大的風險隱患。為打擊“隱形變異”培訓行為,鄭州市“雙向發力”“雙重治理”“雙線作戰”“快速出擊”,依法依規堅決整治“地下”違規培訓,發現一起、取締一起、打擊一起、從重處罰、決不姑息。
拿出“鄭州方案”,跑出“鄭州速度”
隨著鄭州版“雙減”政策的出台,鄭州市教育局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態度,與時間賽跑,結合各階段工作重點和實際情況,不斷提出校外培訓機構治理的“鄭州方案”。
10月22日,鄭州市教育局出台《關於開展“雙減”政策“一告知、一承諾、雙簽字”的通知》,嚴格規範beplay體育手機校在職教師從教行為,引導學生和家長理性選擇校外培訓,確保“雙減”政策入腦入心;
10月25日起,在鄭州市範圍內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校外培訓治理專項行動,繼續壓縮“地下”違規培訓空間;
10月26日,鄭州市教育局提出“四級包保製”的解決方案,築牢基層防線,形成校外培訓閉環管理,織牢隱形變異培訓“高壓網”;
11月2日晚,鄭州市疫情再現。11月3 日,鄭州市教育局迅速召開會議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緊急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11月3 日,鄭州市教育局再次宣傳和發放《告全市beplay體育手機學生家長的“雙減”政策書》,要求每位教師、家長堅決做到不組織、不參與或變相參與違規校外培訓活動,多渠道教育引導學生和家長不參加“一對一”“一對多”等違規補課行為;
11月5日,鄭州市教育局召開視頻會議,要求各區縣(市)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和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迅速部署排查整治“地下”違規培訓。
采取“鄭州行動”,顯現“鄭州成效”
“一對一”“眾籌私教”等違規學科類培訓不易察覺、治理難度大,需反應迅速、多方合作,自10月份起,鄭州市教育局積極協調各方力量、重拳打擊,“校內校外”聯動,“明察暗訪”結合,開展整治“地下”違規培訓的“鄭州行動”。
行動①:四級包保製 築牢基層防線
10月26日,鄭州市教育局提出“縣包鄉鎮、鄉鎮包社區、社區包小區、小區包樓長”的四級包保製,壓實各級工作責任,築牢基層防線,織牢隱形變異培訓“高壓網”。
鄭州市教育局發動鄉鎮(街道)和社區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行風監督員、關心支持教育的社會各界人士進行走訪排查,全覆蓋、全方位、全時空監控“隱形變異”“地下”“一對一”等違法違規培訓行為,排查工作堅持“誰排查、誰認定、誰簽字、誰負責”,並實施“日報告、日研判、日處置”。
行動②:“四大”專項行動 依法嚴格整治
10月25日起,鄭州市教育局在鄭州市範圍內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專項行動,並派出暗訪組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督導檢查,各區縣(市)則組織聯合執法行動,對校外培訓亂象“零容忍”。截至11月11日,“四大”專項治理行動累計派出人員1.5萬人次,排查校外培訓機構6128家次,下達整改通知書630份,取締無證機構641家,清理培訓機構戶外廣告412處,已完成退費約1.69億元。
行動③:視導調研 確保整治成效
11月初,在“四大”專項行動基礎上,鄭州市教育局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專班每天派出暗訪組,對鄭州市校外培訓機構進行摸排暗訪並形成日報告,動態監測校外培訓市場,緊盯“地下”違規培訓。
近期,鄭州市還將組建5個視導調研組,對16個區縣(市)進行督導、暗訪,重點檢查“地下”違規培訓行為治理情況,並對“雙減”工作推動落實情況進行調研,直擊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中的難點、痛點問題。
據了解,鄭州市整治“地下”違規培訓專項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即將出台,爭取實現將隱形變異“地下”違規培訓行為“一竿子掃出全域淨”的目標,致力打造校外培訓治理的“鄭州模式”,為抓好抓細抓實“雙減”工作再蓄力。
(來源:鄭州市教育局)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