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師生探訪靈寶後地村明清古棗林

農業文化遺產,凝聚著傳統智慧,記錄著人類文明。為深入了解河南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現狀,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豫”見農遺,“鄉”約振興——河南農業文化遺產與鄉村振興調研團於7月5日-6日深入三門峽靈寶市大王鎮後地村,對當地明清古棗林主題公園進行了社會實踐調研活動。此次調研旨在深入了解靈寶市農業文化遺產古棗林的發展現狀,為鄉村振興貢獻大學生的智慧和力量。
團隊成員還與政府部門、企業負責人等進行了座談交流。在交流中,我們了解到當地政府和企業通過引進新技術、研發新產品、拓展銷售渠道等方式,成功將古棗林打造成為當地的一大特色產業。同時,也麵臨著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這一寶貴遺產的挑戰。

在與當地企業的交流中,調研團隊深入了解了靈寶大棗係列產品的研發和銷售情況。當地企業依托古棗林豐富的資源,成功開發出了一係列高附加值產品,如幹棗、薰棗、紅棗茶、棗醋、棗酒等。這些產品不僅豐富了市場供應,還帶動了當地農戶的增收。其中,靈棗深加工工廠的鄧阿姨憑借對古棗文化的熱愛和創業精神,創辦了普健果蔬果業有限公司,專注於紅棗茶的研發和銷售。通過與其他公司合作,她成功開發出棗醋、棗酒、玫瑰棗茶等一係列新產品,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鄧阿姨的企業在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還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為當地老年人提供就業機會。她表示,考慮到當地老年人的經濟需求和人文關懷,工廠雇傭的工人多為村裏的老年人。這不僅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也為他們提供了增收的機會。通過提供技能培訓和工作崗位,她幫助當地老年人實現了增收脫貧。這一舉措不僅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還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通訊員:趙林)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