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錨陣生根-阻攔協同的堤防大潰口快速封堵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項目部分成果現身“應急使命·2024”演習現場
5月10日,浙江省金華市舉行的“應急使命·2024”超強台風防範和特大洪澇災害聯合救援演習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基於錨陣生根-阻攔協同的堤防大潰口快速封堵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展示了其最新研究成果。此次演習由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浙江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是對國家在極端自然災害應對能力的一次全麵檢驗。演習模擬了超強台風正麵登陸浙江全境的情況,涉及多地多災並發的複雜場景。此次演習不僅測試了聯合指揮體係的運行效果,還通過真實構設的演習環境和科目,全麵檢驗了國家的應急、精銳及基層應急能力。

“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基於錨陣生根—阻攔協同的堤防大潰口快速封堵技術裝備”由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牽頭,校長劉俊國教授作為項目負責人,聯合黃河水利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安能集團等10餘家單位組成的產學研團隊共同攻關。項目專注於解決江河堤防大潰口快速封堵的技術難題,旨在提升我國在自然災害麵前的應急響應和處理能力。
在本次演習中,項目部分成果油電混動兩棲無人機水下地形測繪係統和智能流速水深測量儀被成功示範應用。此技術能夠迅速感知並評估堤防潰口情況,有效支持救援隊伍進行快速準確的決策。

油電混動兩棲無人機水下地形測繪係統空中視野,水麵執行,高效多種任務。該裝備具備水上起降、水上航行、水上作業的能力,能夠搭載多波束對潰口水下地形進行測繪,從空中飛行到潰口區域,不受地麵環境影響,在收放階段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並且高效地完成水下測量作業,為潰口監測提供準確及時的可靠的數據依據。智能飛行浮標流速水深測量儀定位精準,信息全麵。此次演習中,智能飛行浮標流速水深測量儀在複雜的水域環境中進行快速部署,實時傳輸水位和流速等關鍵數據,為防汛指揮中心提供及時、精準的水文信息,為後續救援工作的開展帶來準確的數據支撐。
通過此次演習示範應用,展現了本研發項目“災情優先、救援能力優先、距離優先、時間優先”的救援隊伍快速調配決策模型的可靠性以及救援現場“人-裝-環境”物聯感知係統的實用價值,對推動應急準備落實、全麵提升防災減災救災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國重特大自然現場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能力和救援指揮決策水平。(beplay2網頁登錄)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