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3年1月14日,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鄭州商學院承辦的“走近河洛文脈 探尋非遺中文”線上團組交流活動閉營儀式如期順利舉行,本次“非遺係列雲端之旅”圓滿落下帷幕。
鄭州商學院新聞中心主任程文質、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趙彥麗、國際交流合作處科員李驕陽、韓國Language.P.D.語言學院院長劉盼、行政主任吳銀之,以及百餘名韓國學員出席了本次典禮。閉營儀式由鄭州商學院國際交流合作處老師熊雅潔主持。
鄭州商學院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趙彥麗在閉營致辭中,對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的支持以及本次項目所有團隊的付出,表示誠摯的感謝,並對本次完成學習任務、順利結業的營員表示熱烈祝賀。漢語為橋,天下一家!語言是連接中外交流的重要紐帶,也是打開了解世界各國文化之門的鑰匙。本次活動見證了中韓語言的精彩互動,也見證了不同文化的彼此交融,更拉近了中韓夥伴的心靈距離。韓國青少年學生希望了解當代中國的發展,我們也願意向大家展現真實、立體、全麵的中國。希望同學們繼續保持學習中文的熱情,書寫中文故事,成就中文夢!
鄭州商學院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趙彥麗 致辭
韓國 Language.P.D.語言學院院長劉盼在致辭中表示,河洛大鼓鏗鏘有力的鼓聲,帶動了大家的學習熱情和對文化的向往。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我們擁有一份文化自信和尊嚴,經過歲月的洗禮和人文的考驗,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能量,也成為一種文化標識。非遺文化充滿人類智慧,是一個民族的寶貴財富。韓國青少年有幸接觸河洛文明,開啟雲端之旅。本次活動不僅讓學生們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魅力,也了解到很多地域特色文化,同時也增進了中韓夥伴之間的理解和友誼。
韓國 Language.P.D.語言學院院長劉盼 致辭
韓國學生代表在閉營儀式上表達了對本次非遺主題的興趣,也表示通過本次雲端學習,更堅定了學習中文的決心,並向本次線上團組交流活動中的各位老師表達了誠摯的感謝。
學生代表李說娥表示:這次漢語橋,讓大家收獲了很多。老師非常有耐心,帶我們了解杜甫的古詩。通過這些詩句,大家可以聯想到很多畫麵,這是非常神奇的。古詩可以讓我們跨越時間和空間,產生共鳴。詩詞是一種美麗的文字,它讓我們體會到語言的美妙。美好事物,用詩句表達出來,雖然沒有很多字,但包含了所有的意思。我要好好學習中文,就可以真正理解古詩,也可以將傳統中國文學更好地講述給他人。
學生代表金旼主說:非常開心能夠參加這次漢語橋,我覺得這樣的課很有意思。不僅看了河洛大鼓,還了解到很多漂亮的瓷器。跟著老師一起畫畫,做燈籠,走進杜甫故裏,學習詩歌等等。課上老師還給我們介紹了河南非遺美食,並且聊到一些韓國美食,我很喜歡河南美食,看到那麼多美食,我很想去中國。有機會的話,我一定要嚐嚐最喜歡的河南燴麵。我記住了這些美食的名字,這是很好的學習中文的方法。我希望有機會可以參加線下漢語橋,去中國,一邊吃美食,一邊看風景。這樣會有更多動力學習。期待和大家在河南相見!
學生代表發言
漢語為橋,天下一家。閉營儀式上全體教師與百餘名韓國學員齊聚雲端漢語橋,共饗非遺盛宴,為此次寶貴的非遺雲端之旅畫上了圓滿句號!
合影留念
本次線上團組交流項目是鄭州商學院開展國際中文教育和對外交流活動的重要舉措。活動期間,通過開展中文教學、非遺體驗、文化學習、交際互動等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程,聚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展現河洛大鼓與小相獅舞的獨特美,講授白瓷與非遺美食的文化內涵,雲遊杜甫故裏,感受中國詩歌魅力與繪畫藝術,體驗立體畫與春節係列手工製作等,帶領學員們提升中文表達,感受中國文化,解碼非遺奧秘,理解工匠精神,傳遞中華之美。
課堂精彩與成果展示
本期漢語橋活動的成功舉辦是鄭州商學院的一次全新嚐試。學校願與各方攜手並肩、共同努力,不斷加強文明交流,深化人文合作,為中外青少年提供更多互學互鑒、增進理解的機會,積極打造語言文化合作新亮點,為中國語言文化傳播與全球文化多樣性發展貢獻力量,為中外人文交流添磚加瓦!
(beplay2網頁登錄 來源:鄭州商學院)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