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設音樂教育係、音樂表演係、舞蹈係,轄音樂理論、聲樂、鋼琴、器樂、作曲技術、舞蹈理論、舞蹈表演、編導與實踐等教研室以及教育實踐指導中心,廣州大學音樂舞蹈教育研究所、廣州大學聲樂嗓音研究所、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倪惠英藝術中心等研究機構。
學院現有音樂學(師範、聲樂、器樂)和舞蹈編導(編導、國標舞編導)兩個本科專業,其中音樂學專業為廣東省首批省級一流專業。2010年開始招收課程與教學論專業音樂教育方向全日製碩士研究生;2011年開始招收全日製藝術(音樂、舞蹈)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201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獲音樂與舞蹈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12年開始招收音樂與舞蹈學碩士研究生(包括學術型和專業型學位)。
學院以藝術學門類下的音樂舞蹈學一級學科的建設為總體構架,以音樂學與舞蹈學兩個二級學科的發展為支撐。近五年,在學科建設方麵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國家級、省市級的實驗區、研究基地有:全國藝術碩士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創新區、廣東省藝術類人才培養綜合改革實驗區、廣東省“院團結合”音樂舞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廣東省本科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音樂教育教學團隊》等。學院教師近年來在全國各類音樂刊物上發表論文和作品近300篇(件),出版專著、教材30多部,獲國家級、省部級等各類科研項目57項,6項成果獲國家級、省部級獎,如第四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教育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等,獲得過包括多項國內外舞蹈比賽大獎、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賽優秀獎等重要獎項。
一、合作導師簡介與研究方向
羅洪,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院長,廣州大學公共藝術教育中心主任,聲樂教授,聲樂教育家,碩士研究生導師,教育學博士後合作導師,男低音歌唱家,中國聲樂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市音樂家協會主席,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常務副主席。
研究方向:聲樂表演與教學
1986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曾在星海音樂學院任教30餘年,2006年獲星海音樂學院教學成果一等獎;2007年獲“廣東流行音樂三十周年傑出音樂人獎”;2009年主持《流行音樂演唱》省級精品課程建設、《流行音樂演唱: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教學教改成果獲廣東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012年獲“廣東省流行音樂三十五周年教學傑出貢獻獎”。曾主持廣東省省級課題研究6項,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出版論著教材3部,獲國家級學術論文優秀獎6項,發行個人CD、DVD專輯5張。培養了眾多優秀聲樂人才、並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學生如:高林生、海明威、周筆暢、東山少爺、劉惜君、俞灝明、趙鵬等。
導師組成員:王洪濤副教授、姚佑南副教授、喻曉雯副教授、常誠博士
劉瑾,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執行院長,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教育學博士後合作導師,廣州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美育專家、廣州大學教學名師。2000、2006年於上海音樂學院分別獲碩士、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音樂教育、音樂美學。
出版專著《中國現當代音樂課程問題史論》《生態美學視域中的廣東音樂》《嶺南音樂舞蹈發展研究》、教材《案例式音樂美學教程》,在《音樂研究》《中國音樂學》《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等學術刊物發表文章5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項目“城市文化空間中的粵樂發展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生態美學視域中的廣東音樂”、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項目“麵向beplay體育手機音樂課改的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課程改革實踐與研究”、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帶你聽懂中國傳統音樂”(慕課)、省級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基地“廣東音樂”。
導師組成員:王洪濤副教授、祝晨光副教授、鍾敏副教授、高顏仙副教授、郭博理副教授、歐陽蓓蓓副教授、鄭德芳副教授、韓若晨博士
佟樹聲,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副院長兼舞蹈係主任,國家一級演員、碩士生導師、教育學博士後合作導師,國際金獎獲得者,原廣州芭蕾舞團副團長、廣州芭蕾舞團建團首席主要演員,廣州市舞蹈家協會副主席、美國辛辛那提芭蕾舞團客席藝術指導。
研究方向:舞蹈表演、舞蹈教育
曾連任第九屆、第十屆中國文華藝術院校“桃李杯舞蹈大賽”評委,並多次獲得“園丁獎”、榮獲廣州市首屆文藝特等獎,被廣州市分別授予二等功、三等功、第三屆全國舞劇觀摩比賽三等獎、第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銅獎、第八屆廣東省藝術節三等獎、廣州文藝獎一、二等獎、廣州大學優質課程主講教師、廣州大學本科優秀課堂教學獎一等獎、“2019年廣州大學優秀教師”榮譽稱號等。
曾主演大型芭蕾舞劇《天鵝湖》、《安娜•卡列尼娜》、《茶花女》、《羅密歐與朱麗葉》、《吉賽爾》、《胡桃夾子》、《梅蘭芳》、《圖蘭多》、《舞姬》、《唐·吉可德》、《睡美人》等大型芭蕾舞劇,並成功舉辦《佟樹聲芭蕾舞專場晚會》,並出版個人專輯《樹聲·舞語·我心飛揚》。
導師組成員:杜佳璿副教授、彭有慶博士
黃穎儀,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音樂表演係主任,教授、二胡演奏專業型及傳統音樂學術型雙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教育學博士後合作導師,器樂表演與教學研究方向學科帶頭人、廣東省美育專家、廣東音樂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研究方向:器樂表演與教學、傳統音樂
出版專著《二胡演奏技巧與理論研究》《嶺南音樂——粵樂·潮樂·漢樂導論》等,在《中國音樂》《人民音樂》《音樂創作》《藝術百家》《黃鍾》《音樂探索》等中文核心、CSSCI及省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及作品近三十篇。主持科研課題多項: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嶺南文化項目“粵劇表演藝術家口述史錄與研究”、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曆史文化項目“當代嶺南音樂名家演奏藝術及作品研究”,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嶺南傳統音樂係列課程的開發與實踐”、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培育項目及廣東省廣東省高雅藝術進校園項目等。
近年來榮獲“廣東省優秀指導教師獎”“教學優秀成果獎”“教育科研論文比賽一等獎”等。組建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民樂團多年,指導民樂團學生榮獲各類比賽專業組“一等獎”。出版個人獨奏專輯2張。連續多次榮獲廣東省優秀音樂家獎、羊城優秀音樂家獎等。黃穎儀藝術簡介被載入《中國音樂家名錄》。
導師組成員:唐馨副教授、劉惠明副教授、郞逸峰博士、唐穎博士
劉富琳,現任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1989-1999年就讀於福建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獲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2014年廣州大學人才引進工作至今。1998年獲日本國際交流基金、2004—2006年獲日本學術振興會獎學金留學日本。承擔國家級課題2項、完成省部級課題3項,出版著作教材4部、發表論文30多篇,現為中國傳統音樂學會理事、日本衝繩文化協會會員。
研究方向:民族音樂學、中國傳統音樂、中日音樂比較研究、東南亞華人音樂研究。
導師組成員:潘妍娜副教授、張豔博士、屠金梅博士
二、招收類型
我院目前依托教育學院博士後流動站招收師資博士後和計劃內博士後。師資博士後聘期2+3年。前2年入站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出站考核優秀的,留校任教,聘全職特聘或百人計劃人才。計劃內博士後聘期2年,出站實行雙向選擇、自主擇業,出站考核結果優秀的,可參照師資博士後進入第二個聘期。
三、招聘條件
(一)品學兼優,身體健康;
(二)年齡一般應在 35 周歲以下;
(三)獲博士學位時間一般不超過 3 年或已通過博士學位答辯(應屆畢業生);
(四)具有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和學術發展潛力。
四、在站期間待遇
(一)薪酬福利
年薪+公寓(租房補貼)+工會福利待遇
根據申請者學術水平、工作計劃、創新能力、學術發展潛力等分A、B、C三類。
1.年薪應發36萬元起(含五險一金單位部分),其中A類業績優秀的44萬元起(含五險一金單位部分)。經費來源於國家(省)、市、學校。
2.可按學校規定租住學校公寓;如未租住學校住房,可享受2.4萬元/年的租房補貼。經費來源於學校。
3.可申請落戶我校常住戶口、參照事業編製人員享受體檢等工會福利待遇。
(二)科研啟動費
在站期間,可按規定申領廣州市博士後科研項目資助20萬元。
(三)項目申報
學校支持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或社科基金、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等各類基金項目,支持申報“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博士後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中德博士後交流項目”“香江學者計劃”“澳門學者計劃”“廣東省海外博士後人才支持項目”“廣東省青年優秀科研人才國際培養計劃博士後項目”和“廣州市博士後國際培養計劃”等項目。如獲入選,將按相關政策提升待遇或發放獎勵。
(四)職稱評審
在站期間可參評職稱,認定或評審通過後可取得相應專業技術資格和職稱證書。
五、關於出站留校
(一)師資博士後首個聘期(2年)出站考核優秀的,聘全職特聘講師/副教授,簽訂3年聘用合同。出站考核優秀且業績突出、符合百人計劃人才引進條件的,經學校人才引進程序進入事業編製,另行商定聘用合同。出站考核達不到優秀的,按規定出站。
(二)計劃內博士後出站實行雙向選擇、自主擇業,出站考核結果優秀的,可參照師資博士後進入第二個聘期。
六、出站留穗留粵後續資助
(一)人才待遇
獲得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且未滿40周歲的出站留穗博士後,可按照相關規定申請認定“廣州市青年後備人才”並享受相應服務保障待遇。符合條件的可申請免租入住85平方米的高層次人才公寓或享受住房補貼100萬元。
(二)安家費或住房補貼
1. 期滿出站後1年內到廣州市屬企事業單位全職工作、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聘用協議),或期滿出站後1年內在廣州市自主創業且符合其他條件的,按相關規定向市申請安家費30萬元(市財政分兩期發放)。
2. 在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不含境內)獲得博士學位,可申請“廣東省海外博士後人才支持項目”、出站後與我省用人單位簽訂工作協議或勞動合同,並承諾連續在粵工作3年以上的,可按相關規定向省申請住房補貼40萬元,但不重複享受廣州市安家費待遇。
七、申請方式
本招聘常年招收,申請人可隨時聯係合作導師提出申請。應屆博士生應保證能夠在申請當年畢業,如未能按期取得學位證,不保留其錄用資格。
申請人可將簡曆發至ywxyrc@gzhu.edu.cn(郵件主題:本人名字+合作導師名字+畢業學校+研究方向),由學院直接接收。
八、聯係方式
學校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廣州大學城外環西路230號
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
2021年5月24日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